第64章
作者:
黎因浅墨 更新:2025-04-08 09:09 字数:3312
第48章 他们应该享受这盛世太平
都说兵贵神速,但当下这个气候、路况等现实情况,显然都是不足以行军的。
但这并不代表就是干等着时间。
从靖王有了那个念头的时候开始,部署就开始了。
不过黎成周这边,并没有参与进什么特殊任务,只是石灰石的开采,水泥的制作,都要抓紧一点。
本来作为小孩的黎淮星,当然是最忙不起来的存在。
——就连宣姝,都跟着宣蓉一起更加忙碌,因为别的方面帮不上忙,只能提供资金支持。而大军开拔的粮草辎重,虽不用宣蓉他们全部提供,可多一分总是好的,不是吗?
最终,黎淮星不知是氛围带动的,还是“火力不足恐惧症”又犯了。
——虽然没有北狄大军兵临城下的紧迫,可“谋反失败”也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巨斧,黎淮星怎么可能视若无睹?
所以他开始缠着黎成周睡在一起,这样能够给他发动金手指省点力气。
并且过于珍惜跟黎成周睡在一起的机会,开始往黎成周的脑子里“猛灌”能想起来的,战争之时可能用上的知识。
每天黎成周醒来,要么像是离了水的鱼一般大口喘息,要么就像是被吸干了脑汁,两眼无神。
战中求胜,不仅仅在于粮草充足、兵强马壮,不只在于天时地利与人和。
要想增加胜算,人心要齐、指挥得当、兵器要利、军情准确、救治也要及时。
这其中前者都要看军中将士们的发挥,只有后面几项,黎淮星能帮上一点忙。
这时也顾不上能不能来得及,只要是能想到的,就一股脑灌输给黎成周,再借他的口,想办法去给霍徵说。
黎成周也麻了啊。
他当然知道这是神仙老爷关注到了他的难题,近期所教授的每一样东西,对他们而言都大有裨益。
可是,他要怎么跟霍徵说?怎么解释来处?
以前的东西慢慢拿出来,还可以说慢慢琢磨出来的,可眼下呢?既是东西多,又是时间赶,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拿出这么多种“神乎其技”的东西,既是太过打眼,也难让人相信。
但不说也不行,这一切就是为了增加胜算。
——如果靖王失败,他们一家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霍徵也是忙的休息时间一再锐减,来见黎成周时,直接叫人上了一大杯的浓茶,可见也是有些撑不住了。
“到底是上了年纪,身子大不如前了。”霍徵道,事实上他不过才而立之年罢了。
属实是这几日过于忙碌,他也几番再战场上损了身子,确实是不如年轻时强健了。
黎成周只寒暄几句,没在这事儿上费口舌,与霍徵说,他这几日琢磨了一番,将此前想到的一些东西捋了捋,觉得有些能够用到战事上。
“此前的毛衣裤与绒毛袜,可让我北岚军的将士们喜爱非常,不知成周你又是想到什么好东西?”霍徵喜道。
对于黎成周能给他带来好消息,他是期待不已的。
这越靠近北方,草场就越多,养牛羊的也就越多。
——当初黎成周还凭借《母猪的产后护理》等技术,让霍徵的人琢磨出养马的一些诀窍,如今虽过的年头还短,可确实是有着不少收获的。
而羊绒羊毛,就是黎成周来了北地之后的又一收获。
这些都不在朝廷管控之中,他从各类小食、珍馐之中赚了银钱,就从作坊开始投入,现如今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
——不过为了安全,这份产业倒是不在齐麓县,而是在莱昌县。也就是这次他们发现石灰石的县城,一来是那里羊毛的货源更方便且稳定,二来也是霍徵对那里的掌控更强,不会有人强占他这新生意。
要说因此给霍徵更大的利益,那肯定也不可避免的。但毕竟借着人家的庇护站稳跟脚,黎成周觉得这是他应该付出的,何况霍徵是宣霖的师父,对他们家宣霖的教导可谓是尽心尽力。
黎成周这么开口,也不管霍徵能信几分,只借着说道:“此前霍郎君曾送琉璃小马给星星,不知郎君可还记得?”
这琉璃可是精贵物件,当初他们都不想收下。
可人家是送孩子的,他们左右推诿,也是拂了人家好意,只好给孩子收了起来。
眼下却拿来当借口,也不好将“过错”推给孩子,实在也是他们家小孩太乖巧。
“也是我不小心,把这琉璃cei了,不过也因此发现了其中一些奥妙。”
这小马当然是好好收着的,可远在齐麓县,倒也不怕霍徵这会儿非要看。只是等他们回了齐麓县,这小马的命运却已经是注定了的。
他要说的,便是用这通透的琉璃来制作望远镜。
其实最好的是烧玻璃,但黎成周也不知道眼下烧制还能否来得及,而且,他就算从神仙老爷那里学来了烧制玻璃之法,可怎么将来源合法化?
所以还是得是从霍徵这里下手,等他找到会烧制琉璃的人来,他再借此“慢慢发现”更通透、更省钱的玻璃的烧制方法,才是顺理成章。
他道:“越是通透的琉璃磨制出来,就越是能看到更远。”
“我本也是为了不让孩子伤心,也不让琉璃的锋锐边缘伤了孩子的手。”
霍徵都有些控制不住表情,虽说黎成周说的好似有理有据,可这发现的过程,也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但是想想此前黎成周给他带来的东西……
因为草木灰能洗干净油脂,他就琢磨着做出了肥皂;因为孩子娇嫩,用不惯厕筹,但不论是绢布还是纸张都太奢侈,他就想着降低纸张的制作成本,最终还真让他做出来了。
虽说纸张粗糙并不适宜书写,可是揉搓以后确实是适合代替厕筹的。
——当然,眼下更好的纸张,也在制作之中。原料就是那生长快于树木不知多少倍的竹子。
细细想来,当真是好似什么耗不起眼的东西,到了这人手中一琢磨,都会有不可思议的东西被制作出来。
霍徵不由对这个“望远镜”格外期待起来。
要知道军中最厉害的神射手,都看不出那般远去,而他们要能在数百里之外就看清敌军的动作,这该占据多大的优势?
不等他吟诗作曲表达一番自己的激动之情,就听黎成周换了一个东西说。
霍徵:“……”要不先说一下你到底搞出了多少东西,这样一个一个来,我这而立之年的心脏都要受不了了。
黎成周觉得渐入佳境了,那就赶紧趁着势头继续说。
所以又说了一下连弩、神臂弩、□□、床弩这几样东西的制作方法,还都是带着图纸来的。
当初黎淮星做视频的时候,资料查的细致不说,更寻了手工博主合作,既有详细图解,又有成品演示。
——当然,为了不被举报,他没去找簪娘转行铁匠的好友,而是找了一位以纸制品出名的手工播主。
当初弹幕都说,但凡这位大佬的作品换个材质,都能被立马送进去。
而现在,来到古代的他,就要通过古人的手,将这些东西换个材质,真正的做出来了。
黎成周能看得出这些武器的厉害,但看不出到底有多厉害。
因为毕竟是没有上过战场的。
可霍徵看得出啊。
他不禁看看图,又看看黎成周,甚至很想问一句,这真的是黎成周画出来的图纸?
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甚至摸过的武器,就是一些匕首、短剑这类的武器的人,怎么能设计出这般精细的图纸?
——这事儿也不适合宣霖来做,因为宣霖作为霍徵的土地,他有几斤几两,霍徵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今天黎成周前来,都没叫上宣霖。哪怕他知道若是叫上宣霖,在他有所疏漏的时候,对方肯定会毫不迟疑的替他补足。
霍徵的眼神也看的黎成周心慌,但大概是早有预料,他暂且还顶得住,只问霍徵,是不是这图纸有什么问题。
“我毕竟没有上过战场,这些东西还是想象偏多,不知实际上是否能够起到作用。”
“我看北狄的人善骑射,甚至听说连小孩子都能利于马背不倒。”
“咱们大虞人毕竟没多少是马背上长大的,在这方面要是想有所补足,就得从这些外力上下功夫了。”
当初上下马、坐在马上不稳当,所以马镫、马鞍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良。
眼下,在马上拉弓射箭不方便,要么无法控马要么射偏,那为什么不想办法单手飞射?且还不用手动给箭矢上弦。
——能够仅凭腿脚控马,双手张弓的人不是没有,但对比北狄来说,就太少了。
黎成周既有现实的磨砺,又有黎淮星的“教导”,对这些知识虽不至于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但理解的是比霍徵这个第一次接触的人深的多的。
所以刚开始,霍徵或许还有一丝猜疑,觉得黎成周是否背后有高人,只是不愿露面?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