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7章
作者:黎因浅墨      更新:2025-04-08 09:08      字数:3281
  “你教宣姝妹子识字的时候,可以叫我五妹和六弟都来听一听吗?”
  “你放心,不叫你白交。”
  虽不能像正经夫子那样给束脩,但是也肯定会表一表心意。
  他与宣霖搭档出货那么久,看他给黎成周家管账那么久,别看年纪不大,这算账的本事却是比他们这些大人厉害的多。
  ——当初宣霖能小小年纪找到工做,凭也是这份本事。
  他们家如今也有着不小的买卖,自然也需要宣霖这样的人才。
  但他们家没黎成周这样的运气,白得一个宣霖这样的小舅子。
  去外面请人也不太放心,如今大哥二哥一个做起了油条、麻团的买卖,一个去了油坊做工,他则是在黎家做事,能用的人可不就是五妹和六弟。
  之所以让俩孩子一起,除了这时候也顾不上“是儿是女”,能顶用就行外,也是顾及到宣姝和他六弟也就相差个一岁。
  都是十多岁的孩子了,男女之别也要注意起来。
  以免叫人说出什么不好的话,就让他们兄妹俩一起来。
  而他们都是兄妹一起来了,那宣霖也是个十二三的小孩,便也不会有人说他与五妹的闲话了。
  ——虽说这事说起来可笑,可在眼下这个世道,你不重视起来,却又是要吃苦头的。
  这时,黎成周来找宣霖有事。
  别看宣霖年纪小,但能给黎成周帮不少的忙,所以黎成周越发的不拿他当小孩子看,有事情也会与他商量。
  ——一开始宣霖或许因为年纪小,并非什么事情都有主意,可经历的事情多了,参与的事情多了,见识积累、头脑灵活,他的主意自然也就多了,也实用了。
  黎成周正好听见这话,倒也没有左右宣霖的想法。
  等他应下了之后,黎成周没直接说自己的事情,反倒是问方孝全和宣霖:“你们说,阿全你家需要人算账的话,那村里其他人家是不是也需要?”
  不能说所有人家都需要,但至少大半的人家需要。
  与其去寻其他人,那他们肯定是更放心自家人。
  虽然这算账的本事也需要从头学起,但早一日学,便能早一日学成,早一日给家里帮忙不是吗?
  ——黎成周完全不知道自己此刻的想法,造成了多少孩童的堪称炼狱的生涯。
  而听他这么一说,方孝全和宣霖都觉得,这事儿应该找村长和族老商议。
  “如果可以的话,也正好请一位先生回来。”宣霖道。
  只教算术的话,他虽然可以教,却又教不过来那么多。
  而既然都已经要请先生了,那就不如开一个私塾,他们村的小孩也是不小。
  比如方孝全家,适龄的孩子就有五妹、六弟和大侄子。
  而听到他们这想法的村长与族老们:“……”
  话是这么说没错,他们赚了点钱,自然也是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环境,让他们比自己有出息。
  但是,建私塾、请先生,这是否是跨步太大?
  而且,他们也不认识什么读书人,怎么请人?
  这不是像送孩子去书塾读书,给束脩似的,还能向别的人家打听,他们总不能去人家书塾里问他们给先生一个月多少工钱吧?
  但不论是黎成周还是方孝全都劝村长。
  “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咱村现在各家各户手头都宽裕了些,孩子也都是正合适的年纪,读书这事儿耽误不得。”
  “村长,你看我家宣霖聪明,可便是如此,当初也是耽误了启蒙,否则如今说不得都去考上童生了。”
  黎成周是真觉得,若是宣霖能四五岁时就开了蒙,以他的聪慧与勤奋,学了这六七年,足够他去考童生了。
  倒是宣霖自己不好意思起来,但知道他姐夫劝说村长是大事儿,便也没吭声,微微垂头掩盖自己红彤彤的脸颊。
  倒是正好跟婴儿车上的黎淮星对上眼了。
  是的,黎淮星也跟来了,如今他只是少说话,却再也不是话也不会说了。
  大概也是因为他说话少,所以一旦他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只要不过分、不危险,黎成周一般都会满足他。
  可不就带着他一起来了,反正他也不哭不闹不捣乱的。
  宣霖冲着他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希望小侄子能给他保密。
  “你不说出去,舅舅教你读书啊。”
  第34章 小福星
  似乎是越忙碌,时间的流逝就越悄无声息。
  落花村因为被针对、险些丢了买卖之后,越发的奋发起来,导致短短时间内,不但本村的人忙的团团转,还从周遭的村里,请了不少帮工。
  大家每日上工下工,好似一个睁眼闭眼,日子就过到了秋收的时间。
  今年不少村里都从李同那里定做的筒车和翻车,虽花了不少钱,可灌溉的事情确实是方便了许多。
  ——哪怕今年的雨水不算少,但因为是全村合伙来买,且今年赚钱的渠道多了,大家也没觉得不值得。
  不过,收割的时候,落花村的各色产品的产出,还是相对减产了一些。
  毕竟农人还是以田地的产出为重,从收割到晒干,就赶着那十天半个月的功夫。
  ——哪怕今年有不少人家舍得请短工了,但毕竟是少数人家。
  来收税的衙役是一年来一回,平日没事不会来这些村庄转悠,但这一回来,不但有了同僚的提醒——黎成周毕竟是在县衙露了脸,还是青石镇大户罗家都没搞下去的人——也眼见着落花村的不同。
  最直观的,以往到了收税的时候,近乎家家户户都是愁眉苦脸。
  然而今年,这些村民脸上虽无喜色,可缴税的时候,却是一个接一个,并没有拖拉、哀求、借钱等事情发生。
  这与往年可大有不同。
  ——因为知道黎成周的事情,这些衙役虽依旧“淋尖踢斛”,却收敛了一些。以往心情不爽的时候,或许三五次都时有发生,但这次,一般踢个一脚两脚的,便收了手。
  村民们虽不知道怎么回事,却也暗暗松口气。
  等确认人真的送走了,就像是送走了瘟神一般,大家的脸上顷刻出现笑意,丝毫没有往年的暗淡。
  今年的小孩子,也不用在这个时候夹紧尾巴、细声细气,生怕遭到一顿痛骂。
  当然,这也不代表他们的日子好过了。
  因为他们的村子有了私塾,他们都已经读书了!
  落花村虽然没有宗祠,但空置的房子还是有几间,一番收拾也要不了太多材料、太久时间。
  就是夫子找起来,并不算容易。
  不过自一个月前,乔少爷来了一趟之后,这事儿就顺风顺水起来,他推荐了自己曾经的同窗,前年考上了秀才,给孩子们启蒙那是绰绰有余了。
  为人也不迂腐,虽名次不高,功底也还是扎实的。
  ——当然,即便不迂腐,却也没有答应让女子进学堂。那是挑战整个大环境,需要极大的勇气。
  但宣姝从宣霖这里学了算账的本事,又去教村里的小姐妹们,他也不会说些“女子如此,不安于室”的话,甚至偶尔听到她们的问题,也会帮着解答几句。
  总体来说,虽不理想,但大体顺意。
  ——如果所有学生都能做好课业,不被家长打骂的哭天抢地,这落花村的氛围就更令人心旷神怡了。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落不到黎淮星的头上,毕竟他如今不过是两岁还不到的年纪,怎么也轮不到他启蒙。
  哪怕他小舅舅有心,也要看黎淮星配不配合不是?
  因为他现在说话实在是太奶声奶气,一开口就有人逗他,黎淮星实在不想给自己留下太多黑历史,说话便不多。
  ——他当然是不怕以后不会说话的,毕竟他到底是个成年人。
  却没想到,有人就觉得他这样,很不好。
  宣姝去教小姐妹们在土地上写写画画,她们不求写字如何风骨卓然,只求字迹清晰,算账准确。
  能帮家里管账,能叫自己的日子好过几分。
  ——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说,会算账的女孩好找婆家了。然而这群女孩里,最大的也不过是十四五岁。
  被宣姝带出来的黎淮星,就在一旁自己活动。
  现下他除了“出远门”,已经不坐婴儿车了,不让以后不会走路怎么办?他也是要锻炼大长腿的肌肉不是?
  旁边是聚在一起做针线的阿婆、婶婶们。
  即便是婶子,年岁也是四十往上,在村里已经算是不小的年纪了。
  ——再年轻的那些,都去油坊或是其他地方找了工做。收了粮食之后却又没有入冬的“农闲”时间,就是她们找寻各种短工赚钱的时间。
  一个婶子看着黎淮星自己在那走来走去,颇为感兴趣的过来逗弄他,毕竟这么个年华娃娃似的小孩,谁能不想要一个呢?
  要是他们家也有一个这样的孙子,那该多令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