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者:
黎因浅墨 更新:2025-04-08 09:08 字数:3290
黎成周也是担心孩子,这会儿也顾不上宣大牛的态度,只托方孝全帮忙找些青壮来,再问问附近的人谁见到了俩孩子。
今天大部分人都去了大集,留守的几乎都是老弱妇孺——毕竟不但卖豆腐是大事儿,农家人也都要趁着大集去买点家里的需求物品,否则去镇上不但远了些还贵了些。
老弱妇孺留守,就少有下地的,就三五成群的上谁家或者树荫下呆着,挑拣掉坏掉的豆子,方便做豆腐。
又或者缝补衣裳,偶尔几个手巧的,也是要捻线、绣花,不是留着织布缴税,就是下次大集的时候换钱。
农家人就算是“农闲”的时候,也是没有闲下来的。
只是,哪怕是挨家挨户问下来,也没有人看到俩陌生孩子的身影——他们没见过宣家兄妹的样子,可是两个十一二岁的一男一女,长的十分相像,又是陌生脸孔,这些条件已经足以让村人分辨了。
但,这么大个村子,那么多人,却谁也没见到。
总不能是这整个村子的人,都帮着那俩兄妹隐瞒吧?
有些人还在家里准备做豆腐,今日卖掉的豆腐不管多少,不管用掉多少时间,总归是让他们有了信心,这会儿就算不加大生产量,也是要继续好好做的。
——哪怕是卖豆腐的,这会儿都在家里刷洗背篓,编制背篓,希望明儿能多换一点豆腐、走远一些、多买一些。
这就让被打搅的人,对上宣大牛和宣于氏不信任的眼神的时候,很不痛快。
耽误他们赚钱还不信他们,那就别来问了呗。
一番打听下来,甚至吵的村长出来主持大局。
“这一番找下来,都说没看见,只怕是真的没来。而且这时间,或许孩子已经回去了?”
“我跟村里人交代一下,让大家留意着,要是遇上了,去叫你们一声。你们也回家去看看。”
虽是劝说,但村长的身份总归是不同的——黎成周刚教了村人做豆腐,这会儿村长不说无条件维护,但至少也会更信任他几分。
而且,村长这么大年纪了,人见的还不够多吗?
在大地方、在朝堂,这点阅历确实是不够用,但在这小地方,看谁是真担忧谁是假担心,他还能看不出来吗?
宣大牛和宣于氏是不痛快也不愿就这么回去的,毕竟他们是知道这俩小兔崽子,不是其他人说的那样出去玩野了。
但又要他们俩怎么说呢?二丫才十二岁不到,现在相看人家都有些早,更别提嫁出去了。
——就算说早点相看,早早寻摸,人家觉得早了,也不能说什么,只说当爹娘的用心。
可问题是,他们是要把二丫嫁过去的。
这会儿纵然是扯谎说只是相看,孩子误会云云,之后他能不让二丫嫁过去,拖延到二丫十五六吗?
可人家要的就是现在,二丫不可以,他们还不能找人家吗?捧着五两银子,还怕找不到人家?
凭什么要等着二丫?
宣大牛和宣于氏一想到这五两银子就这么飞了,还不知道怎么应付黄家,顿时气的想要杀人。
而此时此刻的俩孩子,看着举着火把的人来来去去,只能捂住的缩在一起,在夏日的夜里,还需要靠对方的体温来取暖。
第8章 阿姐救命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然而实际上他们有什么“家”可以当,不过是以稚嫩的肩膀,过早的承担起了艰苦的生计。
宣霖和宣姝出生没仨月,就没了亲娘,不到两个月,后娘就进了门。要不是姐姐宣蓉以稚嫩的臂弯护住了他们,他们只怕早没了性命。
——有时候宣霖想,或许早没了也好,不用拖累阿姐。可想到阿姐的话,阿妹的脸庞,作为唯一的男子汉,他又唾弃冒出以死逃避的自己。
他抓紧了读书的机会,哪怕要为了束脩绞尽脑汁,可阿姐说了,只有抓住这个机会,他们的以后才会越来越好。
可事实是,阿姐虽然终于嫁出去了,却更不得宣大牛和宣于氏的喜欢,甚至叫他们少回娘家。
事实是,宣姝还不到十二岁,因为五两银子,就要被送去给一个痴傻儿当童养媳。
还打着给他换束脩的名头。
他读书的束脩,宣大牛和宣于氏根本就是一分没出!
在宣姝哭闹,被关起来的时候,宣霖垂眸敛目,一副为了读书都可以抛却的模样,暗地里,他省下自己的口粮、努力干活,告诉宣姝继续闹,他会找机会带她跑。
哪怕他也没有方向,可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宣姝被卖掉。
终于到了赶大集的时候,因为他“为了读书”就可以对自己妹妹不管不问,宣大牛和宣于氏并没有过于警惕他。
大集上,他刻意跟宣大牛和宣于氏走散,反正他们也不会太在乎他,只以为他是贪玩或其他,还打算着回来跟他算账。
宣霖一路跑回来,胸口火烧火燎的疼,却也一刻不敢耽误,毕竟他也不知道宣大牛和宣于氏会逛多久。
赶大集的这一天,他们西崖村的村民也同样少有在家的,他不敢叫人发现,带着宣姝东躲西藏。
“哥哥,我们去哪里?”宣姝拽紧了宣霖的手,这几天因为她的哭闹,宣于氏对她是非打即骂,她身上是痛的。可是,她终于跑出来了。
宣霖道:“我们,去找大姐。”
他不能看着宣姝被卖,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不论是家里的活还是在外赚钱的活,他能干很多、干很好。
可此时此刻,他的心头也是慌乱的。
他下意识想要寻求大姐的帮助。
宣姝低低应了一声,哪怕脚都磨出了水泡,也并不喊疼,跟在哥哥身后一边躲,一边走,可等到他们终于找到了落花村黎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把落了灰的大锁。
只在宣蓉成婚时,来过一次黎家,宣姝不免想自己是否记错了地方。
宣霖道:“没有记错。”
他对自己的记忆力很有信心。
宣姝道:“那,那是大姐也去赶集了是吗?”
今天是大集的日子,她是知道的。如果是这样,他们只要找地方等一等,等到散集的时候,大姐就会回来了。
宣霖却摇了摇头:“这锁头都落灰了。”
他又看了看门口两边土地上的杂草,若是人在家,这里不会任由杂草生长——旁人他不知道,但是他大姐肯定会顺手清理,大姐是很爱整洁的。
虽说现在这个时代,能够说搬家就搬家的人很少,世代居于一村才是常态。
但也总有少数情况的发生。
这情况,就算大姐他们不是搬家了,只怕也是跟着黎家去走远亲了。
宣姝也听懂了——或者说她心底不安的猜测被证实了——豆大的泪珠汹涌而下,她咬牙忍了一会儿,才稳了稳声音问宣霖,那他们又怎么办?
他们要去哪里才能找到大姐?
找不到大姐,他们难道要回去宣家吗?
有那么一瞬,宣姝想,要不就用自己去换了银钱,给哥哥读书吧,哥哥以后读书当官了,肯定还会回来接自己的。
宣霖的脑子里也很乱,但在听到隔壁那家的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时,还是第一时间拽着宣姝躲避,最后,他找了不知谁家的草垛子,跟宣姝两人钻了进去。
他们走了一路,又提心吊胆,真的需要歇一歇了。
听着外面没什么动静,宣霖才敢低声开口:“阿姐就算要搬家,也一定会去找我们说一声的。”
就算宣大牛和宣于氏不让阿姐回娘家了,可阿姐还是认他们的。
宣霖从怀里掏出两个拳头大小的馒头,掰开一个与宣姝分吃,他们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大姐,只能省着点吃。
腰间挂着的竹筒里,有些水,但两人也不敢多喝。
挤在草垛子里有些热,可他们也不敢往山上藏,也幸好他们走了这一路,时间也晚了,气温便下降了许多。
两人躲着躲着便扛不过睡意,再醒来的时候,是被喊他们俩的声音吵醒,宣姝一听那陌生之中又有些熟悉的男声,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想到,那是他们姐夫的声音。
顿时脸上露出欣喜,却被宣霖一把捂住了嘴,摁住了身子。
宣霖示意她顺着他在草垛子上抠出小洞往外看。
火把下人影憧憧,不但有好些不认识的人,也有两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是宣大牛和宣于氏。
之所以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一来是他俩不想出力气喊,二来也是怕宣霖和宣姝听到他们的声音,就更不敢出来。
宣姝一瞬睁大了眼睛,满脸都是惊恐,如果刚才她应声了……
她相信大姐会保护自己,可是大姐又能跟宣大牛和宣于氏对着干吗?
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宣于氏这些天虽没说这种文乎的话,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叫她认命,那是她爹和她娘的决定,当爹娘的,想把她嫁给谁就嫁给谁。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