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者:
三两盐 更新:2025-04-08 09:08 字数:3275
喝完后,他将碗放好,用纸擦了擦嘴角。然后抬起眼看向秦知悯,语气变得认真:
“我想和你说一件事。”
“我之前曾出过一场车祸,醒来后许多记忆都不清楚。”
秦知悯一顿:“然后呢?”
叶云樵深吸一口气,缓缓将自己的推测脱出:
“但我最近在之前住的地方,发现了一份与杜荣的交易协议……”
秦知悯静静听着:“所以你要……”
“查出真相。”
“你今天是在试探他的反应?”
“是。”
“杜荣如果察觉到你已经开始怀疑过去的事情,很可能对你再次下手。”
“我不怕。”
“如果真是他做的?”
“那当然是,”叶云樵轻笑了一下,唇角微扬,内容却沉重,沉重得仿佛在对另一个人许下承诺,“送他下地狱。”
去地狱见他愧对的人。
秦知悯深深地看着叶云樵的双眼,那里面没有一丝退缩。
可是,这条路充满了危险。
他沉默了很久,唇线微抿,像是在衡量,又像是在下一个决定。
终于,他开口了:“你已经有计划了?”
“我需要一个机会,让杜荣露出马脚。”
“杜荣做文物买卖,他会对高价值的文物感兴趣,只要有足够吸引他的东西,他一定会上钩。”叶云樵顿了顿,“所以,我需要一批假文物,让他相信是真的。”
“假文物?”
秦知悯看着他,忽然知道了阿樵的意图,但还是问道:
“假文物在细节上必须足够精细,让杜荣以为这些东西可能是从某个隐秘渠道流出来的。他越是感兴趣,就越可能亲自介入。”
“阿樵,你怎么有把握找到足以以假乱真的文物?”
“是我。”
叶云樵抬起头,声音虽轻,但带着一份笃定。
他唇角微扬,眉眼中涌动着少年的意气风发:
“我可以亲手制作一批,以假乱真的绥朝文物。”
没有人会比他更知道绥朝的工艺。
这是他的自信,是他无可动摇的底气。
“好。”秦知悯点头,“那我来安排放出风声,方姨会帮忙把消息带给杜荣。”
“消息就是,有人准备低价出手一批未公开的国宝文物。”叶云樵又补充,“然后我们设置一个交易地点。”
秦知悯接道:“交易地点需要选一个足够隐秘但又方便布置设备的地方。”
最后他总结:“等一切安排妥当,让杜荣自己跳进来。”
秦知悯笑了笑:“阿樵,合作愉快。”
叶云樵也笑笑,与他握住手:
“合作愉快。”
第37章
“叶先生……”
被秦知悯安排来的“卖家”一边小心翼翼地翻动桌上的文物, 一边皱着眉头仔细端详。他看得格外仔细,生怕漏过任何细节。
终于,他放下手中的一幅绥朝字帖,长叹了一口气, 摇头道:
“每一件都堪称国宝, 这种级别的书画, 要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任何损伤, 简直暴殄天物啊!”
桌上摆放的文物里有宣治皇帝的墨宝, 有绥朝大家的山水精品, 每一件都足以让任何收藏家为之疯狂。
“卖家”盯着这些作品, 眼中不自觉流露出浓浓的不舍:
“叶先生, 这样的东西,哪怕是计划需要。我也觉得……太可惜了!”
他是真的不忍心。
叶云站在一旁,不禁轻笑了一声。他伸手翻动了一下其中一幅画,柔声道:
“放心, 这些都是假的,是我伪造的。”
在京的时候,他曾有幸接触过那些御用画师。画师还亲自教导他作画的技巧和心得,因此, 叶云樵对他们的作画工艺了然于心。
那些画师的笔法、墨色运用的偏好,甚至落笔时的细微习惯,他都一一记在心里。
更何况, 书法本就是他的长处,无论是运笔的力道,还是笔墨间的韵味,绥朝的风格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
因此他制作出来的每一件文物,都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毕竟, 除却时光的隔阂,这些字画本就是绥人所作。
“假的?”
“卖家”一愣,然后不由自主地凑近桌子,重新打量这些文物。他翻过来、调过去地检查,仔细观察每一处笔迹、用墨和画工。
看了许久,他摇着头,满脸不可置信:
“以我徐某人从事鉴定十几年的经验来看,这绝对不可能是假的!”
叶云樵拿起一幅山水画,指了指画中的某一处细节:
“这里,你看。这是洛青生的风格,可如果是他的真迹,按照他的作画习惯,落笔处的墨色应该更重,运笔也更流畅一些。”
“卖家”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盯着那处细节看了良久,眉头微皱,片刻后又舒展开来,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
“服了,实在是服了!”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叶云樵身上,眼里透着由衷的佩服。
现在的人模仿古人作画,多半是形似而神不似。
而眼前的这位先生,不但能模仿得如此传神,甚至连笔锋中那一丝绥朝的气韵都抓住了。
作画写字,有古人之形,更有古人之魂。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里疑窦丛生:“他怎么对绥朝的工艺如此了解?”
简直像是,绥朝的人穿越过来了一般。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摇了摇头,嘲笑自己怎么也瞎想了。
他收回心中的感慨万千,神情变得认真起来,问道:“先生,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杜荣联系你了吗?”
徐先生是古玩店的老板,秦知悯之前放出风声来,称徐先生手中有一批“家传之宝”准备出售。
为了让杜荣上当,秦知悯还让方曼仪利用她画家的身份做掩护,将这个消息“无意间”透露给赵冕。
只要赵冕听说了,杜荣肯定会知晓。
“还没有……”话音未落,徐先生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个陌生号码跳了出来。他顿时一愣,抬头看向叶云樵。
叶云樵点头,示意他接听。
徐先生按下接听键,语气自然地说道:
“喂,你好。”
对方的声音透着一丝虚伪的热情,在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来意后,说道:“听说您有一批珍贵的家传文物打算出售,我们公司对这样的藏品很感兴趣。”
徐先生假装犹豫了一下:“是,我是有这个打算。不过具体的交易还是见面谈吧。”
电话那头顿了顿,随后问道:“那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可以约个地点见面详谈。”
“在哪……”徐先生一副思索的模样,抬头看向叶云樵。
叶云樵拿起旁边的茶杯,蘸了一点茶水,用手指在桌面上迅速写下几个字。
徐先生会意,立刻继续说道:“就在我们店里吧,你也知道……这批东西价值不菲,我还是觉得在自己店里谈更安心。”
电话那头的人似乎没有多作怀疑,爽快答应:“好,那就按照您说的办,地址发过来吧。”
挂断电话后,徐先生缓了一口气,但神色仍显得有些凝重。他转向叶云樵,汇报道:“刚才的电话是‘珍为’艺术品交易公司打来的。”
“珍为”,就是杜荣和赵冕开办的那家公司。
徐先生问:“先生,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已经上钩了?”
叶云樵点点头,目光投向店内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那里隐约可见一小块装饰摆件。
里面已经安装了微型摄像头和窃听器。
“是,上钩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不过来了。为了避免杜荣他们察觉异常,你尽量维持平常的状态。”
他转过头来:“杜荣不一定会亲自出面,大概率是派手下的人来验货,但这些人不会轻易相信你的说辞,很可能会问你一些试探性的问题。”
徐先生皱眉,有些担忧:“那我应该怎么说?”
“没关系,按照我之前跟你说的回答。如果有意外……”叶云樵指了指耳边,“到时候我会全程监听,一旦有问题,我会直接告诉你。”
“好。”徐先生明显松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我会尽量配合。”
“别太紧张,你就把它当作一场普通的交易,保持自然就好。”叶云樵看出他的焦虑,安慰道。
他正说着,目光无意间落在柜台旁挂着的农历上,忽地一顿——
上面的红字清晰地写着:腊月廿一。
他怔了一瞬:“快过年了。”
徐先生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也跟着感慨了一句:“是啊,快过年了,这一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年底了。”
“提前祝叶先生新年快乐了。”
“新年快乐。”叶云樵回道,话音落下的瞬间,他的目光却失了焦,脑海中浮现出秦知悯的身影。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