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35章
作者:唧唧喵      更新:2025-04-08 09:07      字数:3298
  “哎!”陈大花露出一个笑:“哎呦,这才多久没见,小乐越发的俊了,我都不敢认。”
  赵黑娃也点头,问:“你跟谁来的?”
  姜乐说:“我跟我娘,她在家门口等着呢。”
  陈大花听说女儿也来了,肉眼可见的更开心了:“你等着,我去说一声,咱回家。”
  姜乐点点头,等老人说完,跟着他们一起回家。
  他没骑自行车,下来推着跟他们一起走。
  “家里都有自行车啦?”陈大花露出一个笑,看起来挺开心,这说明姜家日子好了,女儿也好过一些。
  前面姜家接二连三的出事,陈大花看在眼里,可惜日子都不是多好,最多拿点粮拿点钱,再多就没有了,帮不了多少。
  为此,陈大花没少偷着抹眼泪,但这次姜乐过来,不光骑着自行车,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她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可看着开心。
  赵黑娃背着手:“你问那么多干啥?”
  他怕老婆子问的多了不好。
  姜乐笑着道:“都是一家人,有啥不能问的?我外婆肯定是关心我,我都知道。”
  这话听着舒心,赵黑娃皱皱巴巴的脸都舒展开了。
  慢悠悠地走回家,没办法,老人腿脚没那么利索了,走不快,等走到家里,发现门已经开了。
  姜乐跟两个老人进门,才知道,他舅舅一家不知道哪里听到的消息,已经回来了。
  陈大花和赵黑娃有两女一儿,老大是女儿,姜乐的大姨赵荷花,嫁到另一个村子,不在这边。
  老二就是姜乐舅舅赵大门,说起这名字还挺有意思,当初陈大花怀着他的时候,走到门口,忽然肚子一阵疼,接着赵大门就出生了,然后就给他取名叫赵大门。
  老小就是姜乐他娘赵美莲了,她这名字是跟她姐,她姐是用花做名字,也给她取了个带花的名字。
  姜乐他们回来的时候,赵大门正说呢:“你这,回来又是西瓜又是肉的,自家日子不过了?”
  赵美莲笑着道:“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又不是次次都这么拿,哥你就别说了。”
  赵大门看了眼自家妹子的脸色,比上次见着好多了,说明姜家现在应该还不错,便放心了,也不说啥了。
  姜乐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跟着陈大花和赵黑娃进屋,就见一个姑娘好奇的看他。
  姜乐不解,他脸上没啥吧?
  对方就问:“你是谁?”
  陈大花笑了:“青儿,这是你小乐弟弟,咋,这才多久没见,你都不认识了?”
  完全忘了自己当时也没敢认人。
  赵青有些惊讶,不敢相信:“你是姜乐?”
  姜乐对这种惊讶已经习以为常了,笑着道:“表姐。”
  赵青听她这么叫了,更不敢相信了,以前姜乐啥时候乖乖叫过她“姐”?都是直呼她大名来着。
  而且姜乐小时候还揪她辫子,为此赵青一直不太喜欢他,可现在,姜乐笑着叫她“姐”,赵青反而觉得要是不理,显得她小气了,便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赵青在家里比较受宠,性格外向,忍不住道:“你变化挺大。”
  姜乐淡定道:“嗯,人总要长大嘛。”
  赵青说:“你可算长大了,看着都顺眼了不少。”
  然后她就被她娘赵麦穗说了:“怎么跟你弟说话呢?”
  赵青眨眨眼睛,她说的是实话啊,而且她说看姜乐顺眼,算是夸他吧?但她娘说她,她也没吭声。
  姜乐看出赵青是直来直去的性格,也没觉得有什么。
  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就说起赵青。
  赵麦穗说起自家闺女,言语间不乏骄傲:“青儿之前学没白上,现在虽然下了学,但最近镇上服装厂不是在招工吗?青儿各方面都合适,打算去试试,说不定以后就是正式工人了!”
  赵青念过初中,初中读完就没再读了,服装厂招啥记录员啥的,要初中毕业,年满十八岁的,赵青刚过十八,正符合条件。
  “哎呀娘,你说这个干啥呀,八字没一撇的事。”赵青埋怨着,但提起这事也是开心的。
  赵麦穗道:“你这娃,还不好意思了,有啥不好意思的?我又没说给别人听,是说给你二姑听,这有啥?”
  赵美莲也笑了,她是真为赵青开心:“就是,我有啥不能说的,咱们青儿是个有本事的,以后指定能在厂子里当工人。”
  “这记录员可比那些工人厉害多了,管着那些工人呢。”赵麦穗笑着强调。
  “娘,啥管人家的,就记个数,咋就成了管人家了?”赵青让她娘快别说了。
  “记数咋就不是管人了?你看看咱村记工分的那个,一天天眼睛都长头顶上了,咱们村这些人不都得好声好气的跟他说话?”赵麦穗认为,记录员可不就是管人的吗?
  “就是,你娘说的也对,我们村记工分的也那样。”赵美莲笑着接话,
  赵青无话可说,也不知道要怎么解释,只好闭嘴。
  赵麦穗感慨:“青儿比她哥姐还有她弟有出息,当时一起把他们送去上学,就青儿坚持下来了。”
  赵家并不是多有钱,家里四个娃,赵青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把四个娃都送去学校,那都是咬牙送的。
  要是他们都一直上下去,赵家还真不一定负担得起,可没多久,一个个陆陆续续的都辍学了,只有赵青一个人留下继续读,家里就轻松了不少。
  要是其他娃也能读下去,他们家肯定也得想办法供,但他们自己读不下去,将来也不能说出什么怨爹娘的话。
  赵青后来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也就没继续读了。
  赵美莲听着笑了笑,说:“青儿有出息,可另外几个娃也都好着。”
  赵麦穗说自家娃可以,但你要是没眼力见的接话,那就惹人不开心了,毕竟谁愿意自家娃被说没出息。
  “对了,青儿要去参加招工,是要去红旗镇吧?”赵美莲问道。
  赵麦穗点点头:“可不是,谁让服装厂在红旗镇,我们旺镇没红旗镇那么大,哎,这去招工得去红旗镇,这走过去得三个来小时。”
  赵家村已经出了红旗镇的范围,属于旺镇了,不过他们村在旺镇的边缘,离红旗镇比别的旺镇人近,但即便这样,到底是出了镇了,全靠腿走过去挺远。
  而且住在旺镇边缘,也不是啥好事,因为距离旺镇也不近。
  “这去参加招工,走那么远哪成?”赵美莲说:“要不这样,到时候提前一天青儿来我家,住上一晚上,第二天从我家去红旗镇。”
  “这能行吗?”赵麦穗一听,扭头看向赵青。
  赵青其实也为这事发愁,听到二姑这么说,当即道:“谢谢二姑。”
  “这有啥好谢的,就过去住个几晚,都是自家人。”赵美莲摆摆手。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赵美莲和爹娘又说了一会儿话,后面和姜乐没在赵家多待,看差不多了,就起身要离开了。
  姜乐骑在自行车上,一只脚撑着地面,赵美莲坐在后座,跟出来送她的爹娘他们说:“别送了,我跟幺儿走了。”
  陈大花点点头:“路上慢点。”
  姜乐:“知道了外婆,你放心吧。”
  赵黑娃依旧背着手站在一旁,他不怎么说话,但眼里的不舍是藏不住的。
  自行车半小时的距离,其实并不远,可这年头交通工具基本上靠腿,农人一年到头也就冬天比较闲,导致即便距离不远,他们也很难有见面的时候。
  赵美莲坐在车子后座,扭头看着远处身体佝偻的父母,一直到消失在视线里,她才收回目光。
  姜乐感受到她的沉默,说道:“娘,等咱忙完这阵了,再来外婆家。”
  赵美莲听完,心里那点难过少了不少,她说:“好。”
  姜乐脚下用力,带着凉意的风划过脸颊,冰冰凉凉的,有点舒服,他抬头看了眼,这时候的天这么很蓝。
  ——
  农忙时节,农人的进程总是很快,玉米很快就剥好了皮,晾晒在晒场上,一片金灿灿的,看着就喜人。
  地里也没停下忙碌,他们得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麦种下去,现在村里一切的事,都得给小麦让路。
  明明生产工具落后,可架不住这时候的人勤劳,地里一天一个样。
  这期间口蘑又成熟了一茬,姜军庆还没走,姜乐拉着他和姜欢,把口蘑采摘了,去给秦任华送去。
  由于口蘑产量高,以至于卖出去将近五百斤,结果估摸着还能剩两三百斤。
  能卖出去那么多,姜乐觉得已经很好了,所以对此持乐观态度,也就是这年头不让做生意,不然口蘑肯定不愁卖。
  姜乐想了想,干脆决定去一趟黑市,因为有瓜瓜可以让他暂时存放口蘑,所以他并不担心被抓。
  公安要抓,也只会抓售卖东西的人,一般不会抓买家,到时候公安来了,他把口蘑放到瓜瓜那里存着,伪装成买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