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者:
唧唧喵 更新:2025-04-08 09:06 字数:3285
倒不是姜乐不上去帮他妈,他是不能帮,村里的婆娘打架一般都受点小伤,可要是男人上去了,那事情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没看孙玉兰的男人和几个儿子都来了,也在旁边看着吗?
“姜乐,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赵满仓见她们停下来,满意了,目光看向姜乐,微微皱着眉:“姜小子,你家里要是缺粮了,可以问大队借,偷东西那是劳改犯才会做的!”
这年头大家都淳朴,听不出来赵满仓话里的心眼,还以为村长这是关心姜乐呢,还寻思我前两天去村里借粮,咋没给我?村长可真偏心姜家。
姜乐却听出来了,这三言两语,直接把疑似偷东西定性为偷东西,这赵满仓不愧是男主他爹,心眼子可真多。
虽然不知道赵满仓为什么要对付他,姜乐却绝对不能顺着他的话说。
姜乐八岁没了爸妈,能一路到高中毕业,没有辍学,好好的参加了高考,他没点心眼子也是不可能的。
他低头,努力睁大眼睛,再次抬头,一双眼睛已经变得通红,他感激地看向赵满仓:“村长叔叔,您人真好,我家里虽然穷,但是我爹说了,人穷不能志短,做人要有骨气。我知道我在村子里的名声不好,可我也是有骨气的,偷东西这事,我决计不可能干,我和孙婶子都是无产阶级兄弟啊,都说无产阶级应该团结起来,我怎么可能向自己的兄弟家庭伸手呢?”
姜乐言辞恳切,还带着淡淡的茶味,他努力睁大眼睛,似乎不想让眼泪流出来,看着坚强又脆弱。
村里人想不出这些词,但是大概是这么感觉的。
就连受害者孙婶子都有些犯嘀咕,难不成真冤枉了姜乐不成?
还有,这姜乐说话一套一套的,说什么兄弟家庭,可不就是嘛,无产阶级都是兄弟!大家忽然觉得,姜乐也许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样游手好闲,一无是处。
姜乐话还没说完呢,他扭头看向许有才,意有所指:“我想,孙婶子一定是被人蒙蔽了,有人想挑拨我们无产阶级的内部矛盾!”
许有才被他这么看着,心虚的吞了吞口水。
第3章
许有才不明白姜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伶牙俐齿了,要知道,在他的印象中,姜乐可是完全没有脑子的存在。
对方被冤枉,解释不清楚,只会恼羞成怒,甚至冲动之下会对他动手。
动手了正好,不就正说明姜乐他心虚吗?
对方要是动手,许有才不害怕,像现在这样,他内心反而不安起来。
许有才脸上的惊诧藏也藏不住,姜乐冷笑,其实如果是原主在这里,事情确实会按照许有才设想的发展。
按照原书的说法,再根据自己遇到的事,姜乐猜测,许有才为了“人赃俱获”把原主敲晕后,就叫来了人。
而原书里,原主中间并没有醒来过,于是乎,村里人都看到原主偷了孙玉兰家的鸡蛋。
等原主再醒来,想解释,已经失去了先机。要知道,原主本身在村里的风评就不好,加上许有才让他来了个“人赃俱获”,这时候村里人对他的信任更加大打折扣。
原主眼看怎么解释大家都不相信,一怒之下就把许有才打了,后者完全不还手,任由他打,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
大家都觉得是原主偷东西,被许有才发现,所以恼羞成怒,动手打人。
而许有才也是无辜的揭发者,他勇敢地站出来揭发原主的恶行,为此还被原主打了一顿,简直就是“小英雄”!
最终,原主成了别人口中的“贼娃子”,他百口难辩,后面差点被送去劳改。
回忆起这段剧情的姜乐:……
当时他看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带脑子看,看到关于原著的内容的时候,也就一笑而过,完全没意识到里面存在的问题。
原书的有些描述,都是基于男女主的视角,自然都有利于男女主,并不是完全的公正客观。
比如说有些内容,就跟原主的记忆有出入。
原本他作为一个看客,就无所谓了,现在他穿进了书里,成了书中的小炮灰,自然觉得不能什么都信原书的。
“我咋觉得,姜家小子看着怪可怜的,……这偷鸡蛋的,说不定不是他?”
“可许知青不是亲眼看到了吗?”
姜乐自然听到了他们的窃窃私语,原书中,无论是村干部,孙玉兰,还是围观群众,对于原主偷东西这事,都是坚定不移的相信。
而现在他们的态度松动了,那是不是说明,原书的剧情,并不是不能改变?
这让姜乐松了一口气,他也看过穿书类的小说,就怕有些剧情是强制性的,现在这样,就好办多了。
这会儿许有才也反应过来了,知道自己不能再露怯,否则今天这事怕是不成了。
他当即做出一脸正义的模样:“我亲眼看到你偷了孙婶子的鸡蛋,这还能有假?你这么狡辩,就是心虚了!”
姜乐在心里摇摇头,啧啧,就这战斗力。
他面上叹息一声,微微蹙眉:“许知青,我其实一直对你印象很好,我也不相信他们说的那些话,可是没想到,他们说的是真的。”
这一段话下来,心智不坚定的就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了。许有才显然不属于心志坚定一类的,更何况,他这人心眼小,脾气又不好,确实跟其他知青关系都不怎么好。
姜乐一通说,让许有才都忘了要冤枉姜乐的事了,脸色难看的质问:“谁跟你说啥了!啊?是不是张明说的?他就是放屁,我才没有偷拿他东西,就他那几个破苹果,喂猪猪都不吃,我怎么可能偷吃!”
等许有才说着,发现村里人,包括赵满仓看他的眼神都不太对劲了。
这年头物质匮乏,水果可是稀罕东西,结果许有才说他们都稀罕的苹果,喂猪猪都不吃,那不是在说,他们连猪都不如吗?
“许知青,你来我们坎子村,是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赵满仓颇具村长的威严,冷声道:“你出身不好,但只要改过自新,就是一个好同志,但现在你看看,你说的话,简直就是资本主义做派!”
赵满仓那是帽子一顶一顶的往许有才头上扣,许有才当即脸色就白了:“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姜乐在一旁看的心里啧啧,这许有才,嘴太笨了,解释都不会,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
不过,这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姜乐估摸着,他之所以会穿进书里,恐怕原主是被许有才一棍给打死了。
原主不管人品如何,他确实没有偷鸡蛋,被许有才这么做局冤枉,他如今接替了原主的身体,也该替原主报仇才行。
他现在活的好好的,没办法证明许有才杀了人,这事只能暂时先放下。
至少,要让许有才也体验一下,百口莫辩的感觉。
“许知青。”姜乐打断许有才来来回回的解释,看着他道:“你说你亲眼看到我偷了孙婶子家的鸡蛋,你是在哪里看到的?”
许有才现在脑袋一团乱麻,压根来不及思考,就被姜乐牵着鼻子走,他下意识就说:“我就是在这里看到的!你抱着孙婶子家的鸡蛋……”
他说完,见姜乐叹气,心里咯噔一声,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果然,就听姜乐说:“许知青,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知青都住在村头的另一边,现在下工了,大家都回去知青点休息了,你怎么会路过这里?眼看天都要黑了,你是想做点什么?”
知青下乡,都是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在这个吃苦耐劳还是优良传统的年代,知青们可别想拥有什么好的待遇。
男知青的住所是村里原本的牛棚,牛棚自然不可能建在村里的位置,那味道太难闻了。
所以牛棚改的知青点,是在村口几十米的位置,知青每天要跟着村里人下地劳动,如今正是农忙的时候,村里人干上一天都累的不行,更何况是娇生惯养的知青们?
正常人累了一天,怎么也不可能从村子的一头跑到另外一头,所以,姜乐这么一说,大家都察觉出不对劲来。
许有才急得脑门子冒汗,着急解释:“我……我是跟别的知青关系不怎么好,不想呆在知青点,想出来散散心。”
这理由倒是说得通,不过现在这个讲究团结的年代,和别人都处不来,那本身就是问题了。
大家都觉得,一个两个不喜欢你还能理解,都不喜欢你,那这人肯定有问题。
有了这个想法,大家更觉得许有才的话,不值得信任了。
而且,姜家小子还说什么,他们都是无产阶级兄弟,这句话一咂摸,可不就是那个意思嘛。
哎呦,没看过来姜家小子还挺会说话。姜乐都这么说了,他们又觉得,再继续怀疑对方,好像有心不太好了。
现在,大家虽然嘴上没说,但心中的天平已经朝姜乐倒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