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94章
作者:熟睡的猫      更新:2025-04-08 09:00      字数:3297
  虽然这面除了有辣椒之外,面的颜色看起来并不辣,不像是那些看一眼就红彤彤的样子,结果吃到嘴里之后,那丝丝的辣味在嘴中徘徊,随着一口接一口的面条下肚,那辣味越来越浓,让廖卫千不由得发出了“嘶嘶”的声音。
  真的是又辣,又过瘾!
  而肉丝作为配角,在这碗面里依然显得举足轻重。
  清脆的黄瓜丝,Q弹的炒面,再加上肉质紧实带着咸味的肉丝,每咀嚼一下,都让人流连忘返,虽然只是一碗普通的炒面,却完全不会觉得单调。
  就这样,四个人在餐厅里坐着,楼远舟看着合同没出声,萧关鸿默默地盯着廖卫千吃炒面,宋胜则是托着腮看着其他三个人,时不时看两眼手机。
  只有不断吸溜着面条的廖卫千不断地发出声音,俗话说得好,这吃面条声音越大,代表着越好吃。
  “你真的是饿着肚子来的。”
  眼睁睁看着廖卫千把一盘子炒面吃得一干二净,甚至连配菜都一点儿没剩下,那盘子干净得仿佛没装过东西一样,萧关鸿由此得出了结论。
  “那肯定啊,我是真的没吃饭,就中午啊简单吃了点儿。”
  终于是吃饱了的廖卫千摸了摸肚子,反正这里也没外人,形象不太重要。
  “合同没啥问题,签吧。”
  楼远舟看了几遍合同之后,见廖卫千终于吃完饭了,这才出了声,毕竟别人在吃饭的时候打扰不太好。
  “好好好,楼老板,咱签合同。”
  立马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来一支黑色的签字笔,廖卫千把两份合同都摆在桌子上,开始盖章签字。
  虽然按照规定,他们公司签合同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流程,不过这份合同不需要那么多流程,早点签早点安心。
  廖卫千用的那支笔上还镶金色的花纹,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后来据廖卫千说,这支笔是他的幸运物,凡是用他签下来的合同,对于公司都是相当重要的,事后看来,似乎确实没错。
  等双方签完合同,廖卫千舒了口气。
  “楼老板,以后就要多仰仗你了。”
  激动地伸出手,廖卫千要跟楼远舟握手。
  而楼远舟倒是有点犯嘀咕,他就是个小餐厅,“仰仗”这个词真的是担不起,不过他还是跟对方握了手。
  “那个什么,我公司的事情还没处理完,这样我就先走了,楼老板你明天需要什么食材,直接发给早晨给你送货的小伙子就行哈!”
  廖卫千心事已了,饭也吃上了,再打扰别人似乎不妥,于是笑眯眯地跟众人告辞后就走出了远舟楼。
  而廖卫千的秘书郭新云刚才接到了消息,此时已经让司机把车停在附近,自己则在门口等着老板。
  看到老板走出来,郭新云赶紧上前迎接。
  “小郭啊,你说咱公司上市那天我穿啥好?”
  “?”
  这一见面,廖卫千就把郭新云给整不会了。
  第134章 【油条和豆腐脑】
  冬日的清晨总是带着一种让人不得不清醒的“美”,每一个外出的行人都裹得严严实实,恨不得只露出两只眼睛。
  这种时候最热闹的地方除了车站之外,那肯定就是各个冒着白色蒸汽的早餐店了。
  楼远舟此时打着哈欠,正在一家卖油条豆腐脑的小店门口排着队。
  因为现在他不需要去批发市场买菜了,廖卫千公司的货品约定到达时间是九点,所以楼远舟早晨起床后就有了四处逛逛吃早点的工夫。
  星辰北路附近有居民区,有居民区的地方自然也有无数小店聚集,所以楼远舟今天起了个大早,从地图上找到了现在这家店。
  “李家豆腐脑……这名字很随意。”
  双手放在口袋里,楼远舟看着小店门口的红字招牌,莫名觉得跟他那个“远舟楼”似乎有点异曲同工之妙,起得都挺随意的。
  不过来这儿吃的人其实并不太在乎这家店到底叫啥,只要是味道好吃就行。
  小店就三个人忙活,一个是个胖胖的光头大叔,他专门负责做油条剂子,穿着一身白色的大围裙,不停地在案板上来回地摔打,弄出来一个个看起来油亮油亮的剂子。
  另外一个大姨则是负责炸油条的,剂子扔进油锅里,瞬间激起无数小泡泡,油滋滋地作响,面粉被油炸过后的香气随着一阵风吹过,把味道散得哪儿哪儿都是,排队的人都变得更加激动,催促着排在前面的人快点儿。
  最后还有个年轻的姑娘负责豆腐脑,海琴的豆腐脑基本上都是咸的,甜的也有,不过大多都是作为甜品来品尝,配上各种美味的小料,是跟咸豆腐脑完全不同美味,可谓是各有千秋。
  早餐的豆腐脑都是早早就做好了的,装在一个个大大的不锈钢桶里。姑娘根据食客的要求,把盐、香菜、榨菜丁、木耳、辣椒等配料放进裹了层塑料袋的碗里,最后再从不锈钢桶里捞上几勺豆腐脑,齐活,动作之娴熟,没几下就完成了一份。
  楼远舟排了一会儿队,终于吃上了一根油条和一碗豆腐脑。
  油条虽然说是一根,但是其实都是两根细油条组合而成,咬上去酥酥脆脆,咸口的,跟之前去大集时候尝到的巧克力油条不同,是正经作为早餐吃的,绝对的儿时回忆。
  吃一口油条,楼远舟拿起小勺子,把豆腐脑轻轻搅碎,厚厚的豆腐脑汤汁经过这么一搅动,豆腐所特有的那股香气也扑面而来,尝上一口,依然是那股记忆中的味道。
  既然吃了豆腐脑和油条,如果不把油条放入豆腐脑里浸泡几下,那绝对是浪费了这对最佳组合。
  等喝够了豆腐脑,此时就该揪下一段已经炸得酥脆的油条放入只剩半碗的豆腐脑里,再用小勺子压一压,稍等一会儿再入嘴,神奇的口感跟美妙的味道就会一起袭来。
  一部分油条还没有被浸软,依然保留着脆脆的口感,另一部分则是已经跟豆腐脑充分结合,变得绵软入味,一起吃下去,虽然不能说是人间美味,却也相当心满意足。
  来小店吃饭的人很多,有的是带走的,有的在店里吃,这店地方小,连门口都有摆着桌椅,更没有店员来收拾桌子,完全靠的就是食客们的自觉。
  第一个吃饭的把碗放在边上走了,第二个人吃完之后就会把碗也摞在第一个碗的上面,后面如此反复,等什么时候摞得高了,那个做豆腐脑的年轻姑娘才会抽空跑过去把碗收到后面。
  楼远舟吃完的时候,这碗刚收走一波,所以他的碗成了最底下的那个。
  吃完饭的楼远舟感觉身上热乎乎的,果然美好的一天都是从早餐开始的。
  放好了碗,他就溜达着回远舟楼了。
  等楼远舟走后,坐在他之前位置上的是个在博物馆工作的讲解员,名叫夏铭,每天早晨都会跟同事一起来吃早餐,固定时间点固定地方,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可以说是雷打不动。
  虽然味道挺好,但是渐渐地已经有了疲惫感,却又懒得找新的吃饭地点。
  早晨是“李家豆腐脑”,中午则是博物馆隔壁街的“良辰小菜”,里面吃些炒菜、米粉之类的,晚上不是外卖就是买点儿半成品回家,总感觉吃什么都一个味。
  “小夏,星辰北路上那个什么……‘远什么楼’你听说过没?”
  同为解说员的郝晶晶嘴里正叼着半根油条,一副讲八卦的样子看着夏铭。
  “什么楼?不知道啊,新盖的商场吗?”
  完全不喜欢刷什么热搜什么新闻的夏铭一脸疑惑,她现在满脑子里装的都是讲解词,这几天一个新的展览在他们博物馆进行,来的游客还不少,光忙着讲解了,嗓子都快冒烟了,哪有工夫想别的呢?不过幸好展览昨天下午结束了,今天去博物馆做点善后工作就可以下班,因为之前加了班,然后今天安排了调休半天多。
  “啥商场啊,是个餐厅,现在海琴最火的餐厅啊,据说老板任性得很,天天都有新菜单。”
  “嗯?天天都有新菜单?”
  这一句话倒是让夏铭来了兴趣,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她现在连平常吃饭的那几个餐厅的菜单都已经能倒着背出来了,这天天新菜单的餐厅听着可就让人有兴趣。
  “感兴趣不?感兴趣咱俩一下班就去排队。”
  郝晶晶见夏铭那眼神亮了一下,就知道这货肯定是感兴趣了。
  “一下班?那么早去干啥?”
  吃了一口脆脆的油条,尽管这已经是吃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但酥脆的感觉仍然让人愉悦。
  “早?咱下班起码十点了吧?那家餐厅下午一点开始营业……”
  “下午一点开始营业咱十点多去还不早啊?”
  很想翻个小白眼,但是忍住了的夏铭往豆腐脑里又加了两勺辣椒,这么一搅和,整碗看起来鲜红无比,这一碗下肚定然是相当让人暖和。
  “咱十点多去,应该保证今天能吃上,再晚点儿可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