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者:
蒹葭是草 更新:2025-04-06 12:41 字数:3739
本朝有三位皇后,却只留下胤礽这一个嫡子。别的皇子十几岁大婚,因为石家的关系,太子一直拖到二十一才成亲。
皇上着急抱嫡长孙也正常。
况且她与胤礽成亲一年多了,至今没有动静,皇上嘴上不说,心里还指不定是怎么想的呢。
如今见五阿哥这边都有了长子,也顾不得公爹和儿媳之间的尴尬关系,亲自下场催生了。
说起生孩子,石静也很无奈。
连着传了几个太医过来诊脉,都说她和胤礽身体没有问题。按照苏麻喇姑说的,她每月都在算排卵期。胤礽也很配合,不管多忙,排卵期那几日必然在家。
饶是如此,肚子仍是平平。
就如之前胤礽所说,她是人,不是神,更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她能算人心,定乾坤,却没办法让自己怀孕。
皇上派过来的人说,这两块唐卡吊坠都是开过光的,极其灵验。石静破天荒迷信了一回,将吊坠挂在太后送的石榴石璎珞上天天佩戴。
宫里都在传,太子妃想怀孕想疯了,把求子唐卡明晃晃挂在脖子上到处招摇。
“宫里妃嫔谁不想生孩子,凭什么议论太子妃?”太后身边的心腹宫女最近听说了一些事,忍不住在太后跟前念叨。
太后仍旧笑呵呵的:“她们议论不议论什么打紧,太子妃又不住在东西六宫。求子唐卡是皇上赏的,太子妃戴出来就对了。宫里最重要,从来不是后宫里那些长舌妇,而是皇上,是圣心。”
生孩子这事谁也说不准,但皇上赏了东西,总要戴出来表表决心。
决心表出来,让皇上看见,这才最要紧。
胤礽最近也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心疼得不行,晚上抱着石静哄她:“咱们都还年轻,生孩子事不急,等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该有都会有。”
“若是没有,就把大哥儿记在我名下吧。”石静喜欢那个孩子,那孩子也跟她亲,如果摆脱不了既定命运轨迹,这样做也是个法子。
但这个法子有风险。
历史上,大哥儿在八岁那年夭折。
石静是穿越者,可在金手指不明显的情况下,改变人的命运已经是能力极限,并不能决定生死。
就像太皇太后病逝,她的祖母和额娘病逝,石静做过不少努力,到头来该怎样还怎样。
她能做,便是将大哥儿接出撷芳殿,或者交给苏麻喇姑抚养,或者带在自己身边,通过改变生活轨迹,尽可能规避一些风险,从而延长寿命。
胤礽将人搂在怀里,细细摩挲她后背:“才一年多而已,说什么丧气话。我有预感,我们会有很多孩子。”
石静“噗嗤”笑了:“谁要给你生很多孩子。”
本以为胤礽会反驳,却听他道:“生孩子太危险,有一个儿子足够了。”
好吧,人家确实有皇位要继承,提出生儿子要求并不过分。
气氛有些沉重,胤礽很快换了一个话题:“六年前皇上御驾亲征,给我和四妃都带了土仪,还附有书信,让人亲自送到手上。”
“六年后,我和四妃统统失宠,只你一个得了皇上的赏赐。”说到最后有些酸。
石静睁大眼睛:“刘佳氏生下五阿哥庶长子,可喜可贺,皇上没有给宜妃和刘佳氏赏赐吗?”
胤礽摇头:“刘佳氏不够格,宜妃……确实没有。”
“难怪最近都在议论我,原来是嫉妒吗?”石静想到另外一种可能。
“我都嫉妒了,更不要说后宫里那些人。”
胤礽半开玩笑,心中却道,青蒿粉换回洋人最先进的枪炮,几个回合下来把对面轰得溃不成军,听说噶尔丹都被炸死了。王师大获全胜,从此扫平漠北,蒙古全境归附。
六年前皇上与噶尔丹及其背后支持者沙俄交手,虽然赢了,却是惨胜,损失颇多。
这一次御驾亲征大获全胜的同时,伤亡却很小。
与枪炮升级有关,也离不开青霉粉加持。
又赶上掌珠送去了五阿哥庶长子平安降生消息,龙颜大悦之下,赏赐是必然的。
大约为表示对掌珠的重视,皇上只给了她一个人赏赐。
唐卡是催生意思没错,但独一份圣心,是什么都买不来。
有这一次足以打开西北格局的助攻,别说掌珠只是晚一点生儿子,便是当真生不出儿子,皇上也不会动摇她太子妃位置,该给的体面都会有。
反倒是自己沾了掌珠光,把从前莫名其妙弄丢圣心又找了回来。皇上派人给他带信,让他盯着户部,说国库欠款追回多少就给河道总督府划拨多少。
可据胤礽所知,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的差事办得并不顺利,到如今连个零头都没催缴上来。
不但差事没有进展,三人之间还有了罅隙。
大阿哥把差事甩给四阿哥,四阿哥跟大阿哥打太极,说大阿哥是主理,他是协理,不能本末倒置。
四阿哥不买大阿哥的面子,大阿哥训斥了他一顿又将差事甩给八阿哥。
八阿哥才刚刚上朝站班,状况都没摸清楚就被大阿哥赶鸭子上架,人没少得罪,欠款却没追回多少。
等皇上回来问结果,还有的扯皮呢。
胤礽不介意在这时候加把火,天天派人到户部坐镇,又是写公函,又是口头催,又是请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吃饭,将声势闹得很大,压力给足。
让所有人都知道,汛期在即,河道总督府等着银子加固堤坝呢。
秋风送爽,王师奏凯于九月还朝,等皇上回宫,正好赶上小选。
宫里没有皇后,也没有皇贵妃和贵妃,小选照例由四妃主持。
看着小选名单上宝珠名字,石静冷笑。罢了,想来就来吧,省得总埋怨自己挡了她的上进之路。
太后看见石家姑娘的名字也很意外,问石静:“这个石贞是你什么人啊?”
石静实话实说:“是我堂妹。”
“出五服没有?”太后蹙眉。
“没有,是我二叔嫡长女。”石静就事论事,半点为宝珠开脱意思也无。
京城的高门分两种,一种是勋贵人家,一种是官宦人家。勋贵靠出身,官宦靠科举。勋贵世代与皇室联姻,嫁进宫多做正室,比如元后赫舍里氏,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孝懿皇后佟佳氏,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还有今年初才病逝平妃赫舍里氏。
兜兜转转不出勋贵圈。
虽然温僖贵妃和平妃不是正室,那也是按照正室接班人来培养的,只不过康熙皇帝不再册立皇后而已。
官宦人家女儿进宫多做妃妾,无论多得宠,生多少儿子,别说皇后,便是贵妃之位都很难混到。
石家,满姓瓜尔佳氏,连续两代与爱新觉罗氏联姻,是标准的勋贵人家。
在太后的印象里,勋贵人家嫡出姑娘参加小选,便是自降身份,不够尊重。
“你堂妹年纪也不小了,为何不参加大选?”太后眼睛花,将小选名单拉远了才看清年岁。
石静苦笑:“被撂了牌子。”
太后眉心蹙得更紧,性味索然地将小选名单扔在案几上:“被撂牌子说明不合适进宫,为何又来参加小选?”
吃相也太难看了。
石静耐心给太后解释:“可能觉得是我挡了她的路。”
宝珠参加大选的时候,石静早被内定。按照宫里不成文的规矩,宝珠不可能进宫伺候皇上,也不可能被指给某个皇子做福晋。
太后深谙其道,却不以为然:“宫里有什么好,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
婚姻是座围城,皇宫不过是把围城具象化。
石静点头,客观评价宝珠:“我二叔只有她这一个女儿,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从小娇生惯养,听不得一句训斥,实在不适合进宫。”
尤其从小选进宫。
“明知如此,你合该拦着点。”当初惠妃把小选名单呈给太后的时候,太后看都没看就丢给了石静,说自己眼花让她代劳。
哪怕是堂妹,也是骨肉至亲,太后不信掌珠会袖手旁观,任由自家姐妹往小选的火坑里跳。
万一到时候被嚷出来,丢的也是掌珠和石家人脸。
“不瞒您说,我拦了。她不怕丢脸,我还怕呢。”石静重重叹气,“我把她的名字划掉,可不知为何又被添了进来。”
小选由内务府主办,四妃协办,最后的决定权掌握在皇上和太后手中。
她让掌珠代劳,看一看小选名单有无删减,相当于给了掌珠太后权力,怎么被掌珠删掉名字仍旧出现在了小选的名单上?
太后生性宽和,本来不甚在意这些,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可她授权给掌珠,除了她对掌珠信任,还有亲自下场给太子妃站台,培养下一任皇后目的在,出这样的事,不可能装聋作哑。
于是叫了内务府人过来问话,得知名单送出去的时候便是这样,无人删减,又喊了四妃前来对质。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