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作者:
蒹葭是草 更新:2025-04-06 12:40 字数:3715
“何止学过药理,太子妃还会配药呢。”荣妃酸溜溜道,“这回撷芳殿闹疟病,用的便是太子妃亲自配制的青蒿粉,药到病除。听三阿哥说比洋人金鸡勒还管用呢。”
太后也听皇上说起过。皇上对太子妃赞许有加,直夸太皇太后眼光好,可听在太后耳中只觉心疼。
配药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便能配出来,不知要耗费多少精神。
当初为了仿制金鸡勒,太子,太医院和两个西洋传教士都被动员起来了,哪怕捏着药方和原料,也没配出个所以然来。
皇上为此甚至停了太子在南书房听政。
一群男人都做不来的事,压在一个小姑娘的肩膀上,那得多沉啊。
很多人都说掌珠性情像极了太皇太后,可太皇太后在世时却说掌珠的心太软,对别人也许能狠一点,可对上保成的时候,总是软得一塌糊涂。
“掌珠比保成大三个月,您还让保成喊过掌珠姐姐呢。”当年听太皇太后说起这事,太后笑着提醒。
太皇太后白了她一眼,苦笑:“我让她把保成当弟弟,当主子,当成自己的男人,没让她当妈。”
她听不明白,太皇太后耐心给她解释:“皇上年富力强,太子天资过人,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一山难容二虎,便是这个道理。保成锋芒太过,在皇上能压得住他的时候是好事。等皇上老了,到我这个岁数,好事恐怕也要变成坏事了。”
自己还是听不懂:“那都是皇上和太子事,与掌珠什么相干?”
太皇太后叹口气,把话说得更加直白了:“掌珠比保成沉稳,知进退,懂藏拙,这是我最看重她的地方。关键时刻,有她在保成身边提醒一两句,坏事也许不会发生。可掌珠把保成看得太重,太过于迁就他,什么事都自己大包大揽,像老母鸡似的把小鸡仔护在羽翼之下,不会让保成犯大错,却也不给他历练的机会。这样的太子能笑到最后,也并非大清之福啊。”
她听明白了,问太皇太后:“那可如何是好?外边都传开了,还能换人不成?”
真换了人,掌珠怎么办?
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掌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找机会提点她一下,但愿她能听懂我意思。”
又叹息:“若是听不懂,为天下计,也只能委屈她了。”
也就是说,太皇太后确实有换人打算,而且可能连人选都想好了。
太皇太后病重那段时间,留了掌珠和保成在身边侍疾,她不清楚太皇太后何时点拨掌珠,只知道太皇太后病逝之后,两个孩子的关系远不如从前亲近了。
之后掌珠出宫还家,一直在守孝,与保成的亲事一拖再拖。
保成隔年上朝站班,也忙起来,没听说与掌珠有什么联系。
即便六年多不来往,两人还是顺利地成了亲,可婚后生活并不如她预想中幸福。
难道这就是太皇太后想要的结果吗?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我可以自己完成穿越任务。
第47章 下通牒
“是啊,撷芳殿出那样大的纰漏,险些将疫病传开,若没有青蒿粉,也许前年灾难又要重演了。”
惠妃的话将太后拉回现实,不似荣妃般的酸溜溜,可听在耳中,好像话里有话。
夸奖青蒿粉是假,指责太子妃御下不严,闹出事端才是真。
荣妃诧异地看了惠妃一眼,端起茶碗喝下一口,没说话。
宜妃笑笑,不接话茬。
德妃看着三妃,想要说点什么,动了动唇终究没有发出声音。
太后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眉,话头却被石静截去:“是啊,我才嫁进宫,撷芳殿便闹出了如此大纰漏,是该好好整肃一番了。”
表面看是检讨,实则在暗示,她嫁进宫之前撷芳殿根本没人管,所以才会乱成这样。
没有太子妃的时候,撷芳殿处境比较尴尬。
毓庆宫是东宫,按理说太子妻妾子女都该随太子住在这里,可皇上不让,硬是将太子侍妾和孩子全都挪去了撷芳殿。
所以撷芳殿该归谁管,莫说本朝,便是前明也没有旧例。
如果按成分划分,撷芳殿里住着全是太子侍妾,以及侍妾所生子女,应该归太子管。
可太子住在毓庆宫,便是想管都抽不出时间。再说,皇上把太子侍妾子女全都搬去撷芳殿,就是想让太子远离后宅,专心学习处理政事。
若从属性上讲,撷芳殿属于后院的范畴,该由四妃协理。
考虑到圣心,石静这样说不会有人埋怨太子,倒是会质疑四妃协理宫事能力。
惠妃挑起这个话题,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有缘故。
石静住在宫里那会儿,继后钮祜禄氏还在。钮祜禄皇后病逝后还有佟佳皇贵妃,和钮祜禄皇后妹妹贵妃,哪里有惠妃出头机会。
那时候的惠妃穿衣裳都不敢随便选颜色,平时穿在身上旗装,不是湖绿便是竹青,绿得像根苦大仇深秋黄瓜。
宫里以黄为尊,之后是石青,朱红,黛紫等比较正的颜色,像湖绿,竹青等都是嫔位以下日常穿着的。
惠妃不但在穿着上格外朴素,为人处世也相当低调。
此后若干年,佟佳皇贵妃和钮祜禄皇后妹妹贵妃相继离世,皇上不再立皇后,皇贵妃和贵妃,只让四妃协理六宫。
这时候出身最高,入宫较早,又生有皇长子惠妃终于迎来了“剩者为王”时代,很快被委以重任。
皇上的原话是,准延禧宫妃和钟粹宫妃协理六宫事,翊坤宫妃,永和宫妃辅助。
第一个被提到延禧宫妃,便是惠妃本人。
在宫里,不存在排名不分先后情况,谁排在前头,谁地位越高,权力越大。
太子大婚第二日,内外命妇到毓庆宫来朝贺,内命妇便以惠妃为首。
那时候所有内命妇都穿吉服,四妃品阶一致,倒看不出差距来。
如今再见,只穿平常的旗装,差距一目了然。
惠妃是四妃当中体态较为丰腴的,快四十岁的年纪,穿了一件黛紫色织金袍服褂,用红珊瑚珠串压襟,乌黑发髻上罩着硬骨包巾,包巾上插着金凤钗,和几朵点翠珠花。
一改往日秋黄瓜的扮相,穿紫戴金,端庄威严。
再看其他三妃,皆有不如。
荣妃穿得素净,与从前无差,只腕间换上了碧玉镯,添些颜色罢了。
宜妃年纪最轻,穿着也最娇俏,很有一种“我不碰权力,只想要宠爱”架势,巧妙地避开了惠妃锋芒。
德妃穿着比荣妃还素净,却比荣妃皮肤白,看上去并不寡淡,反而有一种清新脱俗美。
环肥燕瘦,春兰秋菊,各有各美,却都被惠妃稳稳压了一头。
石静的话暗指四妃不作为,这才有了撷芳殿祸事,表面雨露均沾,实则直指惠妃。
权力最大,责任也最大,没道理只要权力,不担责任。
从其他三妃态度也不难看出,她们并未吃心,权当看个热闹。
相比组团看热闹的三妃,惠妃却听出另外一番含义来。
太子妃今日穿戴格外隆重,不但用正宫朱红压了她的黛紫,身上的熏香也换成了太子惯用的黑奇沉香,香味淡却霸道,哪怕染上一点,经日不散。
宫里老人儿都说太子妃行事做派像极了太皇太后,穿着也像,不喜花哨,只以沙青,月白为好。
这不年不节,却穿了正红常服,专门挑了她们过来给太后请安的时辰露面,又说出了刚才那一番话,便是成心给她下马威意思了。
贵妃从前年病重便不怎么理事,将后宫诸事交给她和荣妃打理。
荣妃一把年纪,还想再拼个儿子出来,心思压根儿不在差事上头,后宫诸事都被她抓在手上。
太子妃嫁进宫又怎样,东西六宫还是皇上的东西六宫,不是太子。
太子妃手腕再厉害,也不过是个二十岁出头小姑娘,难道还能越俎代庖染指后宫之事不成?
不是她看不起人,别说后宫诸事,便是小小一个撷芳殿,太子妃都不一定能玩得转。
撷芳殿本来就是三不管地界儿,里头的奴才与毓庆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便是她亲自出手,也不敢说能管好。
毓庆宫里有她安排的眼线不假,可也有皇上眼线,三妃眼线,甚至是太后眼线和赫舍里家眼线,她哪里敢乱动。
相比毓庆宫,她的人在撷芳殿明显更有作为,只可惜林氏算错时间。本来想趁太子妃立足未稳,用疟病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结果遇上了青蒿粉,功亏一篑。
林氏平时做事非常谨慎,便是离她最近的李格格都没发现任何端倪,也有办法让老滑头何宝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回虽然冒险用上了时疫,却是以牺牲马佳氏为前提,按理说不至于失手才对。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