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作者:
蒹葭是草 更新:2025-04-06 12:40 字数:3804
对方显然动用了平时压根儿不会用八百里加急。
事出反常必有妖。石静拿到回信,心脏砰砰直跳,很怕会收到不好的消息。
比如阿玛病重。
她是穿越者,曾经帮助很多人逆天改命,可那些改命,改的都是命运,而非性命。
历史上,太子妃阿玛死于今年十一月返京途中,染病暴毙。
她是人,不是神,能想到的办法只是拖延阿玛回京时间,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太皇太后老病而死,她就束手无策。
她的祖母和额娘,全都死于病痛,她试了很多方法,最后也没能把人救活。
“长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你脸色为何这样难看?”石青小心翼翼地问。
石青年纪稍大,见过阿玛几面,脑中有个模糊的影儿。石争脑中却连个影儿都没有,她对阿玛的解,全在那少得可怜的家书中了。
每回收到家书,她们不管在做什么,都会跑来让长姐念给她们听。
听完一遍还想听第二遍,总也听不够似的。
石争担忧地看向长姐,拉了她的手,轻轻摇晃。
“没事儿,是我刚才走神了。”石静飞快取出信笺,展开念给两个妹妹听。
信比平时长很多。
阿玛详细讲述了自己去年遇险为人所救,碍于男女大防将救命恩人留在身边,并且有夫妻之实,却没给对方名分。
一边是救命恩人,一边是宝贝女儿,他十分为难,便没把这件事告诉石静。
收到石静来信,知道她转变了态度,正好解他心上的难题。
如今他的病已然痊愈,福建这边的交接也差不多完成了,他将于十月初启程,争取回家过年。
在信的末尾,他向石静再三保证,即将带回家这位姨娘心地纯善,安分守己,是个好人。
家书读完,屋子里没有往日的欢声笑语,石青紧绷着一张小脸,石争爬上石静膝头,弱弱地说一声:“姐姐,我怕。”
怕阿玛不喜欢她,怕阿玛带回来的姨娘不喜欢她,更怕姐姐出嫁,再也没人真心疼爱她们。
石静把年幼石争抱在怀中,心里也不好受。
阿玛从前可不是这个风格。他回信通常很晚,信也不长,不过是询问祖父情况,家里的情况和她们姐妹三人情况,然后再说说自己近况就结束了。
这次不但回信快,篇幅长,还在书信末尾盛赞陪在他身边的那个女人,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让人分不清是感激,还是钟情。
不过阿玛病痊愈了,总归是好事,至于那个女人……等见到人再说吧。
石静有片刻恍惚,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别怕,万事有姐姐在呢。”石静抱紧石争,同时拉住石青手,“她若是个好的,再好不过,若不是,我自然有我的道理。”
尽管阿玛信中没提续弦事,石静还是放在了心上,一反常态频繁现身各种聚会。
只想在阿玛回京之前,给幼妹找到一个心地善良后妈。
女儿给自己找后妈,太过惊世骇俗,石静并未向任何人提起,也就没人知道她频繁参加聚会的原因。
按理说,快要出嫁的姑娘应该害羞地躲在家里绣嫁妆,不能到处乱跑。
石静别具一格,给了很多人联想空间,说什么的都有。
最主流猜测是,她与太子婚事可能有变,因祖母和额娘早亡,不得不自己给自己找下家。
谣言止于智者,而当事人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胤礽听说的时候,已经十二月。
作者有话要说:
胤礽:掌珠到底想干什么?
荣宪公主:想知道自己问去。
那个作者:红包雨不会停,宝子们不说停,就不会停,明天继续
第31章 求和好
“三姐,你知不知道掌珠这段时间在做什么?”听说了石静最近的动向,胤礽哪里还坐得住,想都没想就跑到公主府去问荣宪公主。
草原接生条件有限,淑慧大长公主便求了皇上,允许荣宪公主在京城生产。
皇上心疼女儿,便准了淑慧大长公主所请,只让乌尔衮回去,将荣宪公主留了下来。
进入十二月,天寒地冻,荣宪公主就要生,很少出去走动,哪里知道石静在做什么。
“你想知道掌珠事,直接去问她好了,何苦跑到我这里来?”若说婚前不能见面,太子和掌珠这半年来见的还少吗,荣宪公主就快生,实在没精力两边传话。
“我……我……”胤礽我半天,也没说出一句整齐话。
荣宪公主多精明的一个人,立刻猜出两人多半又吵架了,而且责任在太子。
现在太子想明白了,急于求和,却又拉不下脸来,这才想起她。
可真是她的好弟弟,真会给她找事儿。
“行了,别我我我的了,我这就让人给掌珠下帖子,请她明天过来玩。”
荣宪公主无语地看向胤礽:“到时候你装作来看我,无意间撞上,有什么话,你自己问。”
不放心,又叮嘱:“掌珠是个心软,对你多好啊,你还有什么不足。知道错了,就给人家赔礼道歉。”
胤礽盯着荣宪看了一会儿:“你怎么就知道是我错了?”
丢下这句话,也没说明天来不来,转身便走。
这么臭脾气,亏掌珠还把他当成宝,换自己早崩溃了。
莫说是太子,便是天王老子,她也不嫁。
可……谁让掌珠稀罕他呢,谁让他喊自己一声姐姐呢,荣宪公主再气,还是让人给石静送了请帖过去。
石静收到公主府请帖,问过来送帖子婆子:“公主十二月是不是要生?”
那婆子见过石静,知道她是公主闺中好友,也没隐瞒:“听说就在这一两日。”
石静:“……”
“公主这时候要见我,是有什么事吗?”不怪石静总往坏处想,按照当时的风俗,女子怀孕很少外出,也很少见家人以外人,主要怕外邪入侵,冲撞胎神,对腹中胎儿不利。
送信的婆子也不知情,只是摇头。
翌日,石静带了补品去公主府,才与荣宪公主说了几句话,荣宪公主忽然白了脸,捂着肚子喊疼。
屋里顿时炸开了锅,扶公主扶公主,喊稳婆喊稳婆,每个人都很惊慌,行事却还算有章法,显然是演练过的。
石静与丫鬟一起,扶着公主进产房,盯着稳婆洗手,擦拭剪刀,给剪刀消毒。
“派人去请太医吗?”
阵痛来势汹汹,公主已经疼得说不出话,石静问公主身边的老嬷嬷。
老嬷嬷回答:“已经派人去请。”
石静想想又问:“淑慧大长公主那边,派人去送信了吗?”
淑慧大长公主既是荣宪公主姑祖母,也是祖婆婆,如今荣宪公主夫君乌尔衮不在,她身边必须得有一位能压得住场长辈坐镇。
老嬷嬷“哎呦”一声:“奴婢把那边给忘了,这就派人去请。”
说话间,有小宫女在门外禀报:“太子爷来了!”
原来又是他在作妖,石静恍然,对老嬷嬷说:“你留下照顾公主,我找人去送信。”
老嬷嬷向石静道谢,转身安排产房里事了。石静则走出去,对迎面而来的胤礽说:“公主要生,这边人手不够,劳烦你跑一趟把淑慧大长公主请来。”
胤礽走进院子就听见女子呻。吟,以为出了什么事,敢情是荣宪要生。
早不生,晚不生,她可真会挑时候。
胤礽挑眉:“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
石静点头:“公主可是你的姐姐。”
跟在太子身边的随从刚在心里给石静点上蜡,就见自家主子爷才进来又转身出去了,扬声吩咐:“去淑慧大长公主府。”
当真亲自去请了。
淑慧大长公主来得很快,在被临时用作产房耳房外间坐镇,娴熟地指挥着丫鬟婆子,看着就让人安心。
“掌珠啊,你是未嫁女,不能待在产房,去花厅等着吧。”见太子也在,曾经举办过春日宴的淑慧大长公主还有什么不明白,此时太子正在花厅等人,她不可能让掌珠走。
石静也正好有事要与胤礽说,闻言屈膝告退。
另一边的花厅,胤礽见石静走进来,故意重重放下茶碗,发出“哐当”一声。
石静并不看他,径直走到对面的圈椅边坐下,端起茶碗喝下一口润嗓子。
胤礽轻咳一声,打破尴尬沉默:“中秋那一日,是我会错了意,对不住你。”
哪有什么会错意,分明是兴致来了想要拿她消遣。
他是太子,大清储君,未来的皇帝,他想拿谁消遣,都是谁福气,祖坟冒青烟那种。
石静不想再提中秋那天的事,转而问起别的:“治疟病的药炮制成了吗?”
话题切换太快,胤礽怔了一瞬,很快跟上节奏:“还没,那个传教士就是个半吊子,骗钱的,我已经派人去欧罗巴另请高明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