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者:
积丘山 更新:2025-04-06 12:31 字数:3658
鸣芳馆那里,因着雪姨娘不肯出来见人,祁承洲又镇日不常在家,只有秦姜云抱着大病初愈的女儿,咬着牙含笑听人恭喜添丁添福。
梧桐苑这边,祁怀璟因沈棠受了风寒,不让人前去打扰,但凡族里有人来,他自己出面应酬,说一说客套话,夸一夸沈棠的功劳,就这么打发走了。
沈棠确实有些鼻塞头疼,整日在家抱着被子喝药,正好借机躲开西院的事儿,就连雪姨娘有孕,都只打发了丫鬟送了礼去,算是恭喜。
倒是秦姜云一等女儿的病好了些,就亲自来了两趟梧桐苑,对着沈棠谢了又谢,送了好些礼来。
沈棠如今一见她就想起那场闹事,猜测那丫鬟虽说是自己上吊,也保不齐有她的手笔,比之以往更多了些防备,妯娌俩反而更客气了些。
除了秦氏,沈家夫妇也来了一趟,探望自家生病的女儿。
沈家夫妇本是祁家的近亲,现在又是亲家,因沈棠这场救命的功劳,祁承洲夫妇亲自迎接款待不说,连越夫人不得不比以往多了几分好脸色。
临走前,祁夫人让沈家爹爹先走一步,拉着沈棠的手,单独说了一会儿话。
“姑娘,这次你救了鸾姐儿,自然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你爹爹知道这事,心中很是宽慰,可是……”
她看看左右无人,压低了声音。
“祁家比不得沈家清净,人心复杂,日后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吧。”
如今沈棠成了她的娘家侄媳妇,倒比做她女儿时,更能多得些真心话。
宋姨妈来看沈棠的时候,却有另一番说辞。
“阿弥陀佛!人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妮子,你这是一场大大的功德呢!好人有好报,必得观音菩萨保佑,早日给你和姑爷送个孩子来!”
沈棠听得哭笑不得。
一日比一日秋深,树色渐老,西风愈凉。
祁鸾的病虽然凶,却一日日好起来了,倒是沈棠的风寒虽轻,却反反复复,一直没有好透。
祁怀璟接连请了几个大夫,都嘱咐说要静养,养了好些日子,沈棠还是有些儿病病殃殃的,瞧着不大精神。
一日,沈棠觉得精神稍好,想着中秋前后往来收送礼物不少,尤其是越夫人送来了一大堆,就让白露看着小丫鬟们盘点清楚,登记造册。
她让画屏拿着自家院儿的账目来,盘点近日的家用支出,筹算良久。
画屏见她埋头苦算,倒了一杯热茶来,劝她歇上一会儿。
“小姐,你身子还没好透,晚会儿再算吧。”
沈棠接过茶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不打紧。”
画屏见她喝茶时也不放下笔,有些心疼。
“小姐啊,要我说,三爷家里又不用你经营铺子,辛苦学这些做什么?”
在这个世道,像祁家这样的门户,除非丧夫守寡,否则没有妇人家抛头露面做生意的道理。
沈棠只一笑,没停手,依旧写写画画。
“艺多不压身,学成不求人。虽说不一定能用上,多学些本领总是好的。”
画屏还是不解:“若是不用,为什么要学?”
沈棠笑道:“今日不学,等日后要用的时候再临时抱佛脚,岂不迟了?你记不记得小时候,爹爹原本不打算教我识字,也说女儿家只管做些针黹纺织,用不上读书识字。若是我当真不学,那今日……”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听见外边有人喊话。
“有人吗?有人在吗?”
原来是丫鬟们都在后边库房忙活,正巧前边有人拍门,拍了半天见没人应,就自己进来了。
画屏走到窗边瞧,见来人是一个清俊的少年,穿着细布青衣,束着头发,手里拎着一个大大的柳木箱子,个子不高,走得挺快,几步就到院子里了。
画屏应了声,就隔着窗子对他喊话。
“你找三爷吗?三爷不在家,在前边书房呢,你去吧!”
那少年拎着叮叮当当的箱子,几步走到窗前,仰头答话。
“我不找三爷,我找三奶奶。”
沈棠闻言,也起了身,走到窗边,瞧着这人倒是眼生,不知道是哪个院的小厮,心里有些警惕——后院的事儿都是丫鬟们传话,小厮们甚少过来。
“你找我做什么?”
这少年歪了歪头,朝着沈棠露齿一笑。
“你就是三奶奶?”
沈棠点了点头,心道这小厮不知规矩,哪能这么直愣愣瞧着家里主母。好在祁怀璟不在家,若是看见,八成又要教训人。
“我来找你说话。”
“啊?”
那少年拎着箱子,方才又走得飞快,双颊上红扑扑的,脑门上出了薄薄的汗,一双扑闪闪的大眼睛,格外明澈。
“三奶奶生得这般好,果真配得上三爷那样的人物。”
画屏见他评头论足,连忙呵斥。
“大胆!哪儿来的无赖,这般无礼!”
沈棠见他说得轻薄,也有些似恼非恼,正巧白露听见动静,从库房里走过来,一见来人就笑了。
“冯姑娘!你怎么有空来了?”
画屏听见白露说话,不禁一愣。
“姑娘?”
沈棠也看了看那人瘦削挺直的身形。
“你是……姑娘?”
那少女低头看了看自己利利索索的小身板。
“啊,不明显吗?”
沈棠一时不知道怎么说。
确实,不怎么明显。
白露见状,忙走过来打圆场。
“三奶奶还没见过吧,她是立冬的娘子,冯溪。”
第45章 冯溪
沈棠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立冬那么高高壮壮的汉子,竟然有一位这么清秀娇小的娘子。
画屏也结结巴巴的:“你……你怎么穿成……”
冯溪歪头一笑:“我是大夫,素日出去走街串巷给人看病,不惯穿裙子,怪不得你们看不出来。”
沈棠自觉闹了笑话,不由得脸红,忙请她进来坐。
“请进请进,原来是位大夫,难怪立冬说你平日很忙。”
冯溪也不客气,进了门,把那沉重的柳木箱子往地上一放,震得旁边的鎏金香炉颤了一颤。
“原本前儿要来,赶上王铁匠家的老娘发烧,他这人孝顺,开完了药还不放心,还拽着我不让走。昨儿也想来,赶车老刘的儿子去树上掏鸟窝,胳膊摔断了,那小子哭闹累了才让上手!又耽误了半日。”
这边正说着话,院里的丫鬟们听说立冬的娘子来了,都围过来瞧,瞧她的打扮,瞧她的大箱子,很是稀奇。
箱子外边是两扇门,箱门里面是一个一个小抽屉,每一个抽屉里都装着各色瓷瓶、纸包,里面有医方,有药丸,还有各色常见的跌打药酒,零零碎碎,东西可真不少。
怪不得她走起路来,叮叮当当乱响。
沈棠刚让人上茶,就见冯溪最从顶上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破破烂烂的布包来,往她手边一搁。
“来,我给你把把脉!”
“啊,把脉?”
“嗯,立冬说你前几日病了,我顺便瞧瞧。”
沈棠瞠目结舌,这灰扑扑的小包,竟然是脉枕?
冯溪露齿一笑,神色坦然。
“旧是旧了点儿,但很好用的。”
沈棠见她说得中气十足,显然是个经验丰富的大夫,放心伸手过去。
白露见状,忙把自己的手帕子搁上去,倒被沈棠笑着拿了起来,直接把白玉似的手腕放在灰扑扑的脉枕上。
“病随医便,咱们得按大夫的规矩来。”
画屏见她箱子里各色药丸都有,这才相信她当真是个大夫。
“我们奶奶前些日子着了风寒,先是鼻塞头痛,后来又有些咳嗽,这两日咳嗽也少了,就是精神头不大好。”
冯溪边听边点头,伸出纤细的手指,在沈棠的手腕上探了一会儿,点头一笑。
“没大碍。风寒倒不打紧,多少有些神思郁结。三奶奶平日不大出门吧?八成又爱想事情。”
沈棠听她只一把脉就说得头头是道,打心底里佩服她。
“小冯大夫,你瞧得真准!”
画屏见她说得对症,忙问:“这病用些什么药才好?劳冯姐姐开个好方子。我家姑娘喝了好些天的汤药了,一点儿也没见效。”
冯溪又让沈棠张口,看了看舌苔,胸有成竹。
“我瞧着,连汤药也不必吃。最好的药方就是多出去走走,和人说说话,自然就好了。”
沈棠倒是头一遭听见这样的药方。
“以前的大夫都让静养,许久不曾出去逛了。只不过,再逛,也不过是前后院子走走罢了。”
冯溪收起脉枕。
“所以啊,你们这样的奶奶们、太太们总爱生病,都是一路的毛病,闲着没事,又养得太娇些。像我这种走街串巷的人,忙都忙死了,做了五年大夫,压根没空生病。”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