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08章
作者:丰泽芳菲      更新:2025-04-06 12:24      字数:3646
  
  “半夏比丹参收购价贵一点,价格大概在两毛至两毛八之间,主要是看品质如何,品质好的价格就高。”
  林舒知道让村民放弃粮食种植药材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是第一年,只要让村民看到了收益,明年不需要他们宣传,肯定会有少村民主动要求种植。
  林援朝和自家媳妇相视一眼,心里有点后悔半夏种少了,收购价格和丹参的价格差了几倍。
  “今年半夏种得少了,如果收购价一直这么高,明年我多种几亩半夏。”
  “哥,账不是这么算的,丹参收购价低,但它的产量高啊,亩产四五千斤,算起来也可以赚不少。半夏收价高,但它的亩产大概就一千斤左右,采挖比丹参要麻烦一些。其实两种药材算起来,赚得差不多。”
  半夏颗粒小,采挖收获比较麻烦,费时,并且要有耐心。
  林援朝本就是村里的会计,听林舒一提醒,脑子反应过来了。
  种哪种药材划算,这就见仁见智了。
  “援朝,你们先采挖,我们先回村把家里收拾一下。”林大山见他们未挖的药材还有不少,忙和他们告辞先回村。
  林援朝看了眼还剩下一半没挖的地,点了点头没有留人,“叔,你们回去收拾下家里也行,中午就别做饭了,来我家吃。”
  “不用这么麻烦,我们在家随便弄点饭菜就行。”林大山客气道。
  “没啥麻烦不麻烦的,昨天家里的小子在河里弄了几条鱼,正好中午做了,我们叔侄喝两杯。”
  “有河鱼啊,我们好久没尝过家乡河里的河鱼了,行,那中午我们就去尝尝侄媳妇的厨艺。”
  和林援朝告别,林大山和林舒骑着车继续往村里走,路上遇上村民大家都笑着打了招呼。
  他们还没有进村,小河村的人就知道他们父女回村了。
  老宅有两年没住人,看起来有点破败,屋里更是到处都是灰尘。
  林舒闻着屋里的霉味,将带来的行李放下就撸起袖子开始打扫卫生。
  林大山自结婚之后就很少做家务,打扫卫生这种家务活他不擅长,便主动拿起扁担去挑水。
  等把水缸挑满,林舒打水擦家具,林大山便整理出几份礼品,提着便出了门。
  这么久没有回村子,好不容易回来了总得去看望一下族里几位年长的老人。
  况且,家里的房子也要族人关照一下,免得破败的太快,村里有什么事族人也会去城里拍电报通知他。
  总之,作为农村人,小河村就是他的根,在外多少年这根都不能断。
  第308章 肠子悔青
  李秀在地里干活,听到村民告诉她林大山回来了,开始她不以为意。
  在招待林大山和干活之间,她选择了继续干活。农村人不干活就没有饭吃,总不能为了招待林大山就耽误她干活吧。
  现在可不比搞集体那会儿,现在自己不干就没粮食吃。
  为了不招待林大山,上午她还特意多干了半个小时才回家。
  结果刚进村就听村民们说林大山这次回来给村里不少老人都带了礼品。
  这下子李秀坐不住了,回到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让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的林大河,赶紧去把林大山请回家。
  “你去看看现在你大哥在哪儿?回了村自家兄弟家不来,倒是给村里其他外人送了不少礼品,我说你那大哥是不是傻啊?”
  听到她抱怨,林大河就是一肚子的气,“当初别人告诉你我大哥回来了,我说要回来做饭请大哥过来吃饭,你就说活没干完,现在知道急了?”
  李秀不想听他抱怨,把人推出院子:“别啰嗦了,赶紧去找人。兄弟回来了,总不好叫他第一顿饭就去别人家吃。”
  这话林大河没法反驳。
  只是问了一圈,找到林援朝家的时候,他家正在吃饭。
  林援朝正愁喝酒找不到伴陪酒,几句话就把林大河留下了。
  李秀做好饭,左等右等等不到人回来。
  等她找到林援朝家,女人已经吃完饭,几个大男人已经喝得面红耳赤,气得李秀想破口大骂。但顾忌着这是别人家,只能强忍着怒气,走进屋就在林大河身上掐了一下。
  “让你找大哥回家吃饭,你倒好,自己先喝上了。”
  在屋里和林舒闲聊的林援朝媳妇,听到堂屋的动静从里屋出来。
  “是他秀婶子来了,吃饭了没?要不在我家吃一点?”
  李秀听到侄媳妇的招呼,脸上立马换上了笑容,“援朝媳妇,不用麻烦,我是在家扒了几口才过来的。”
  说着瞥了眼林大山,解释道:“今天从地里干活回来,听村里人说大哥回来了,我就想着我在家做饭,让大河出来找大哥,结果他这个靠谱的男人,居然在你家喝上了,我让我家好等。”
  林援朝媳妇听了她的话,忍不住嘴角抽了几下,这话说的,既然诚心想招待客,不是应该早回家做饭了?
  不过,这话不好明说,只能当真话来听,她客气道:“都是自家亲戚,在哪儿吃都一样。”
  林大山生怕李秀再为难林大河,于是放下酒杯解释道:“今天还没进村,我就碰到了援朝,闲聊了几句他便邀请我中午陪他喝两杯,这事不怪大河。况且,村里的族人都是自家兄弟,在哪吃不是都一样,别计较太多。”
  李秀:“”
  合着是她太计较,小肚鸡肠了?
  好吧,这事翻篇。
  “大哥,这次你回村是要办什么事吗?”
  “二婶,这次我和爸回来主要是为了收购药材,今年村里种了药材的,我们都可根据品质收购。”
  林舒从里屋出来,正好回答她的话,等李秀惊讶的回过头来,她应该是没想到林舒也回来了。
  “二婶,今年你们种了多少?”
  问起这事,李秀心虚的看了眼林大河。
  年前,林大山回村鼓励村民种药材,她没当回事,药材一分地都没种。
  还是今年春上的时候,林大河看别人多多少少都种了一点,他才开荒种了五分地。
  “种的不多。”
  林舒知道李秀从嫁过来开始就和大房不怎么对付,大房让干的事她一定不会乖乖听话。
  所以对她没什么期望,种不种、种多少都无所谓。
  林舒也没问她具体种了多少,点了点头:“这次我和爸回来就是为了收购药材,你们如果种了,这几天赶紧采挖回来,等收完药材我们就得赶回去。”
  说回来收购药材,村民并非今年才开始采挖,早在一个星期之前,就已经有村民开始采收了。
  到了下午,就有村民挑着提前收回来的药材到林家大房老宅门口排队。
  牛婶子距离林家大房最近,她也是第一个排队的村民。
  林舒把堂屋收拾出来,等林大山找来两个村里的后生,让他们帮忙抬药材便开始收购。
  林大山负责称重报数,林舒用本子记上算出总数,付账要等排队的药材都过完称,晚上才一家家的去结账。
  牛婶子和刘小娥的关系不错,林大山当初回来建议他们种药材,她很有魄力的把家里的五六亩坡地都种上了药材。
  今年春季的时候又让家里的男人开了三亩荒地种上了半夏。
  总共种了八九亩地,今天才收了三亩地。
  不过,三亩地的丹参也不少,五十公斤的称秤,要把三亩地上万斤的丹参过称,需要不少时间。
  那些只种了一点地的村民就开始羡慕嫉妒了。
  一开口语气不免有点酸:“我说牛嫂子,你家当初怎么就舍得把家里的地不种粮食种药材?是不是年前大山私下嘱咐了你,要不然你怎么敢这么豁得出去?”
  “就是啊,牛嫂子,你家的地临近我家的地,怎么春季种地时没见你提醒一下我们?”
  “牛婶子,这里有几千斤吧?能卖多少钱?”
  小辈的说话还算客气。
  随着最后一袋丹参过完称,林舒记下数量,在村民们期待的目光下,把总数算了出来,随后乘以单价。
  “林舒,婶子家的丹参可以卖多少钱?”牛婶子一脸期待。
  林舒又算了一遍,确认无误,把数字记下来,抬起头来看了看众人一圈,“牛婶子今年种的丹参品质上乘,单价是八分钱一斤。今天挑过来的丹参总共是一万两千六百斤,按每斤八分钱算,一共是一千零八块钱。”
  “嘶”
  众人听了这个数,倒吸了口凉气。
  要知道这个年代在城里当工人,工资也就三四十块钱,学徒工更是二十几块钱。
  三亩地的药材就可以卖一千多。
  那相当于三个工人一年的工资总和。
  今年药材种的多的村民,心里一片火热。
  发了!
  发了!
  比如林援朝一家,上午知道收购价时感触没这么深,现在听到报出牛婶子家的数目,才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这钱是可以装进自己口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