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作者:
丰泽芳菲 更新:2025-04-06 12:24 字数:3687
她一本正经的问:“你的高压锅厂注册了品牌没有?如果注册了,我去注册时好避开和你同名,等你的高压锅厂开起来,记得告诉我一声,我好去参观借鉴一二。”
“这,这不好吧,国内市场就这么大,我弄个高压锅品牌,你再来掺一脚,那不得竞争市场,竞争价格?”邓佳明心里急了。
他今天真的就是单纯的想显摆一下,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作死给林舒提供了思路。
林舒似乎根本就担心市场,“国内市场的份额就你我两家,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如果国内实在销售不了我们生产的产品,我们可以开拓海外市场嘛。”
邓佳明急得干瞪眼,此时也没有心情和顾久一较高下了,“不是,海外市场哪是那么容易打开的,要不你还是回去好好再考虑考虑,毕竟你现在服装厂那边够你忙的,还有你的酒楼酒店都需要你分心去管理。”
林舒重新发动车子,对着车外慌了的邓佳明露齿一笑:“什么事亲力亲为赚的是辛苦钱,真正的聪明人是善于管理时间,管理人员,我没时间去管理,我可以招聘管理人才帮我管理厂子。”
“诶你别急着走,我们好好掰扯掰扯,这事你不能这么草率就决定了!”
邓佳明这会儿恨不得甩自己一巴掌,你说你怎么这么贱,好好的今天出门怎么就不看看黄历?
不宜出门非要出门,这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林舒不管他如何挽留,打方向盘拐了出去,不顾后面叫喊的人,一踩油门就跑了。
回到家停好车,林舒提着袋子下了车,远远的就看到刘小娥在围墙角在弄什么。
她走过去,看到刘小娥正在给大花盆里移栽三角梅,“妈,你在干嘛?这个季节也有三角梅卖?”
“后面这一堵围墙太单调,我们站在二楼的客厅里往下瞧一点也不美观,今天正好有人到这边卖花,看到有三角梅就买了几株,我想种在围墙下。等这些三角梅长大,爬满这围墙,看起来是不是比光秃秃的要养眼?”
当初这栋楼前面是门面,后面设计出上自家的楼梯,可以说后面只有他们家自己人往后面走,为了安全,后面围了围墙。
就像刘小娥说的,围墙粗糙的红砖砌成与美观搭不上边,但如果围墙上爬满绿色的植物或开了小花点缀,是很漂亮。
至少视觉上是享受。
林舒很期待。
“妈,这几株等它长大要几年啊,要不,我们多买几株回来移栽?”
“按说差不多了,如果你嫌它长得慢,多买几株也没事。”
母女俩站在围墙下闲聊,二楼上的窗户下,二宝看见了林舒,高兴的哇哇大叫,嘴里一直嚷嚷着:“妈妈,妈妈”
听到闺女的叫嚷,顾久走到窗户边往下瞧,正好与林舒的视线对上,两人默契的微微一笑。
林舒转回头对刘小娥说道:“妈,我先上去了。”
刘小娥笑着挥了挥手:“去吧去吧,九哥儿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我担心他顾不过来,你回去正好帮他一起看孩子。”
女儿女婿感情好,最想看到这一幕的大概就是丈母娘了。
林舒一进门,顾久就拿了一份华尔街日报递给她面前,神情激动的指向一处说道:“媳妇,你看这里,我们的股票又连涨了七个涨停板,我们的本金也就是这七天差不多翻了一倍。”
林舒接过他手里的华尔街日报,这份报纸是在港城创办的亚洲版,“这报纸你是从哪弄来的?”
“托朋友从港城带过来的。”
至于什么朋友,顾久没细说。
林舒认真的看了眼报纸的日期,是四天前的报纸了,难怪说是托人从港城带过来的,如果是当天的,他的朋友不可能这么顺利的送到他手上。
不过,对于股票的消息,四天前的也很珍贵,至少让他们知道自己股票的情况。
林舒拿着报纸坐在沙发细看,看完之后和大宝相视一眼,两人眼底都有笑意。
“今天收款回来的路上,我碰到了邓佳明,要是让那小子知道股票涨了,又不知道要有多嘚瑟。”
“你回来的时候遇上他,他跟你说了什么?那小子要是不显摆,是不会主动和人搭讪。”
别说顾久还是很了解他。
“他还真是到我面前显摆来着,他听说你准备办电池厂,他就弄了个高压锅厂。”
“高压锅厂?”
顾久明显感到挺意外的,不过想到那小子从国外带回来十来万美刀,不折腾点事不是那小子的风格。
“对,我看不惯他那嘚瑟的模样,就故意说我也想办个高压锅厂和他搞竞争,没想到倒是把他吓到了。”
顾久轻啧了一声:“你的这个提议不错,要不是最近要忙电池厂的事情,我还真想弄个高压锅厂和他一较高下。”
“你们俩还真够幼稚的,麻子说你们从小不对付,现在我总算相信了。”林舒摇了摇头,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
等以后知道顾久为了和邓佳明竞争,真弄了个高压锅厂的时候,顾久的高压锅厂已经研发出了电压力锅、电饭煲等。
第307章 回村
随着电池厂进入正轨,时间转眼就到了八二年秋。
刚过了霜降,林舒就和林大山一起坐火车回了小县城的老家,去年秋天种的药材以及今年春天种的药材都可以采收了。
这是第一次种植药材,老家的村民们最关心的自然是收益,如果药材可换来可观的收益,相信明年不用人动员,村民们也会积极的去种植。
“爸,你看路边这些地,全种植了半夏。”
林舒和林大山骑着自行车刚进村,路边的几块地全是半夏的苗,种植比较密,产量应该不错。
“这些半夏是今年春天种植的,去年秋天种的党参长得不错,春天的时候队长和你援朝哥又动员村民们种了不少半夏。”
当然,种植半夏的地都是新开荒出来的荒地。
没有看到利益之前,让村民用熟地来种植收益不确定的药材,阻碍很大。
如果是利用空闲时间开荒种植药材,村民们还是愿意尝试的。
没什么成本,只不过是多出一把力气而已,他们愿意去尝试。
说实话,农村种地的村民,别的不多就是有用不完的力气。
同样,这个时代卖力气的劳力最廉价。
“爸,你看那边种植的也是药材吧,那些村民们是在挖药材吗?”
林大山顺着林舒所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坡地上,有十几个村民在挥舞着三齿耙在挖土,不知是收红薯还是收其他药材?
“我记得那片坡地是援朝家的地,旁边的地也是他兄弟的,他们今年是种了不少丹参,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应该是在挖丹参。”
等他们骑着自行车从坡地的下面路过,可能是援朝他们一家,大人在挖丹参,孩子在将挖出来的丹参清理干净泥土,装进箩筐里面。
林大山和林舒停了下来,把自行车支撑在路边。
林大山一边往坡上爬,一边大声和林援朝打招呼:“援朝,你家今年这丹参长得不错,估计这一亩地可以产多少斤?”
林援朝正挥动着三齿耙准备挖面前的一棵丹参,听到熟悉的喊声想往后瞧,差点把腰闪了。
“哎哟,是叔回来了啊。”林援朝把耙子往旁边一放,拍了拍手迎了上去。
“叔,你和林舒终于回来了,怎么没提前通知我们一声,我好去县里接你们?”
“我们都是没出五服的叔侄,不用这么客气。我和老幺骑个车就回来了,哪还能让你们去接,自家人不用弄得这么麻烦。”
林援朝一个当家男人,现在又不是搞集体的时候,分产到户,自家地自家种,要不然谁会帮你?
这个时候正是药材采收的季节,林大山怎么可能提前通知林援朝,让他为他们忙前忙后。
他走到采收出来的药材前面,拿起一棵丹参,暗红色的根茎很粗壮,“援朝啊,今年你们种植这些药材应该费了不少心思,根茎这么粗壮,一亩地大概能产多少斤?”
“昨天我们挖了一天,称了下大概挖了四千多斤,这块地和昨天挖的那块地差不多,产量应该相差不大。”
现在林援朝对于产量心中有数,最关心的还是价格,“叔,林舒,现在丹参的收购价是多少?”
“现在市场收购价在五分至八分钱之间,像你这种品质的丹参可卖到八分钱一斤。如果按你所说的产量,一亩地毛收入差不多可达到两百块钱一亩。”
“援朝哥,你们今年种了多少?”
林援朝一听八分钱一亩,而且林舒给了自己的价格是最高价,激动不已。
他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差不多是林舒说的这个价钱。
“丹参种的不多,大概就两亩多一点,去年叔临时回来说建议我们种药材,我就想着把离村里较远的这片坡地种上了。今年春天开荒又种了五亩半夏,那个林舒,现在我能问问半夏是什么收购价吗?”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