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作者:
丰泽芳菲 更新:2025-04-06 12:23 字数:3644
“嗯,不用叫,我们睡够了就会出来。”顾久提着行李越过王素珍往他们的房间走去。
“他们刚到?”
王素珍关上房门,就听到床上已经醒来的顾长胜问道。
“嗯,刚到。说是在外面吃了东西才回的,我觉得他们在说谎,目的就是不想让我操心,你说深更半夜的哪有饭店开门的?”
顾长胜撑着身子坐起来,靠在床头,“现在城里就业压力骤增,各个单位即使扩招也安排不了十万个岗位。现在上面的意思是鼓励大家自主创业,有不少豁得出去面子的年轻人就在外面摆摊,不论卖什么总是个收入。”
“摆摊朝不保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王素珍没过脑子,随口就说出这句话。
顾长胜轻咳两声,不赞同道:“职业不分贵贱,只要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没啥丢人的,你别忘了我们家佑辉那小子,也是从摆摊做起的,现在怎样?已经开起了省城第二家水果店了。”
第一家是顾久和陈飞他们开的水果批发店。
说起顾佑辉,相信家里除了顾久和林舒两口子,其他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会闯出名堂。
那段日子,大家看着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是真辛苦,但赚的钱也是真可观。
王素珍:“那小子是个能吃苦的。”
顾长胜点头,眼里有自豪溢出:“儿孙自有儿孙福,当初我们担心老九会一辈子不务正业,等我们老了他的生活会过不下去,你看看他现在混的。再说佑辉,当初老大也一直想帮他找份工作,你看那小子的态度,和当初老九一样,死倔死倔的。”
“噗嗤!”
想起叔侄两人当初的脾气一样一样的,王素珍就忍不住笑出声,“正式工作对于他们两个来说,不啻于洪水猛兽。都说侄像叔,还真没说错。”
说起摆摊,顾长胜问道:“去年年底致远他们夫妻吵架,最后说是让她娘家弟弟去学佑辉摆摊,最后去了没有?情况怎样?”
王素珍鄙夷道:“去年年底,寒冬腊月的,你相信江家那小子是个吃苦的?他可学不来我们佑辉,听说摊子摆了两天就不肯去了,说冻得脚趾手指疼。”
“哦,还有这事,看来江家小子确实是被亲家母娇惯了。”顾长胜听了摇头,“那后来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王素珍冷哼一声,“哼,后来,他们家又逼着老三家的想办法,听说最后致远被逼的没办法,借了钱给她弟弟租了个门面卖水果。”
而且,那些水果还是从九哥儿店里批发去的。
“也不知道他做不做得长久,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致远又要遭秧了。每天工作上的事就烦的不得了,回来还要为她娘家事烦心。”
对于儿女,最放不下心的永远是做母亲的,提及江家的事,王素珍就头疼。
“走一步看一步吧,江家小子又不是我们家儿子,你为他操那心没必要。”顾长胜打了个哈欠,重新躺了下来,“离天亮还有点时间,再睡会儿。”
这天气坐在床上,一经提醒,王素珍觉得上半身已经冻透了,赶紧将披在肩上的棉衣脱了钻进被子里。
“哎,你这人身上冰冷的,别贴到我背上来,我也冷。”顾长胜被贴上来的人冻得打了个哆嗦。
“你身上暖和。”
第173章 差距
夫妻俩一觉睡到中午才起床,起来后两人才有时间整理带回来的三个行李袋。
两个行李袋装的是他们俩的衣服等私人用品,另一个袋子装的是腊肉腊鱼和自家种的黄豆。
等他们提着行李袋下楼其他人已经坐在餐桌旁等着他们了。
江朝红:“啧,弟妹,你们这一趟娘家一回就是一个多月,在老家好玩吗?”
林舒在空位置上坐下,笑了笑:“没办法,娘家太远,回去一趟不易,肯定得呆久点。在娘家呆一个多月其实我心里过意不去的,我们夫妻俩一个多月不知吃了他们多少口粮。”
这话意思很明显,不用嫉妒,有本事你也回娘家呆一个多月,只要你娘家有粮食给你吃,谁嫉妒谁是傻子。
被软刀子甩回来,江朝红讪讪一笑:“你们俩这一回来,你娘家不得扎紧裤腰带过日子呀。”
顾久将行李袋放在地上,把袋子打开,里面的腊肉腊鱼和黄豆顿时露了出来。
“三嫂,我丈母娘家的生活就不用你操心了,看看这腊肉腊鱼多漂亮,全是我丈母娘年底熏好的。
至于粮食,我们离开前,帮他们从黑市里买了两百多斤大米,一百斤面粉,足够他们吃一段时间了。再说了,城里没有吃的,我丈母娘他们村里还有队里分的粮食。”
所以,别小看农村人,有时农村人在吃的方面比城里人还方便。
行李袋里二三十斤的腊肉腊鱼,啪啪打脸,江朝红只觉得臊得慌,顿时不开口了。
王素珍看到行李袋里的腊肉,震惊的捂着胸口,“哎哟,这亲家母是啥意思?自家不过了,怎么弄这么多肉上来了?”
这些肉就算他们一家人一年的肉票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林舒瞥了眼不自在的江朝红,笑道:“妈,去年年底我们买了半头猪,除了过年吃的,全熏了腊肉。家里留了几十斤,这些是我妈让我带上来吃的。那十斤黄豆也是自家种的,拿上来可以换豆腐吃,或者自己做豆腐都行。”
“你家买了这么多猪肉?”
这下不止王素珍震惊了,其他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君不见,家里辈分最大的当家人顾长胜一个月才六两肉,半头猪不得一两百斤啊。
“私下向农村的一个朋友订购的,年底杀了一人一半分了。”林舒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家里的孩子们还没有开学,这会儿都在家,看到袋子里的腊肉不由的口水泛滥。
大侄子顾佑涛开口道:“去年年底我们家就没有熏腊肉,奶奶,要不晚上我们炒碗腊肉吃?”
大小伙正是食量大的时候,上大学虽然有补助,但食堂里肉食也少的可怜。
过年家里买了肉,但人口多,分到每个人头上也没有多少。
王素珍下意识的看向林舒。
林舒忍俊不禁:“妈~,这肉我提回来就是给家里改善伙食的,您看着安排吧。”
顾长胜一听,也馋这口,从小吃惯了腊肉,还真特别的馋腊肉,“听孩子们的,趁着孩子们还没有开学,晚上多炒点,就跟蒜苗炒。”
“晚上我陪爸小酌一杯。”顾祥嘿嘿直乐。
“行吧,晚上炒个腊肉,再用豆豉炒个腊鱼。”王素珍同意了。
同时,心里也是一片酸楚。
这操淡的时代,看为了一块肉把家里人馋成什么样了。
至于那黄豆,就像林舒说的,用来换豆腐也不错。
这个年代豆腐不仅可以用钱买,还可以用黄豆换。
大人尚且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小孩子们听到晚上有肉吃,全都欢呼起来。
尤其是几个小不点,直接嚷嚷着,“吃肉,吃肉。”
中午桌上没有肉菜,只弄个鸡蛋葱花汤,其他几个菜不是咸菜就是青菜。
顾久扫了眼围着桌子吃饭的家人,问道:“佑江呢?他们开学了?”
顾佑江在家男孩子中排行第三,是二哥家的大儿子,今年18岁,正在读高三。
二哥顾明启开口回道:“他们要过了十五才开学,今天可能是又跟着佑辉去摆摊了,中午他们不会回来吃饭。”
顾久瞥了眼正在吃饭的大侄子顾佑涛,“佑江跟去摆摊了,佑涛怎么没去帮忙?”
顾佑辉现在虽说开了水果店了,只不过最近时不时的帮服装厂摆摊清货。用他的话说,那就是一天赚两份钱,有钱不赚天打雷劈。
成佑涛没想到顾久会提及他,有点意外,“小叔,我上大学出来是包分配工作的,去摆摊成何体统,不是自降身份嘛!”
顾久听了他的话,转头问顾明启:“既然摆摊不成体统,二哥为何没有阻止佑江?”
顾明启意味深长的看了眼顾佑涛,不甚在意的笑道:“孩子们趁着假期去体验生活,我脑壳进水才会去阻止,正好跟着佑辉去摆摊,让他尝尝大人赚钱有多辛苦,让他体验一下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什么不好?”
林舒白了一眼顾久,大哥大嫂都没教育自己的儿子,你操哪门子心。
不过,这话她不好表露出来,免得得罪一大堆人。
而在顾明启嘴里体验生活酸甜苦辣的顾佑江,这会儿正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向路人推销特价衣服。
以前在家里,父母总是在他面前唠叨钱难赚,家难养。
现在出来跟着辉哥摆摊才知道,钱不是难赚,只是看你有没有找对方法。
一放寒假,他就天天跟着辉哥混,总共摆了十几天的摊,他已经存下一千五百块钱了。
他相信就他穷鬼爸,也没有他的存款多。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