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作者:
丰泽芳菲 更新:2025-04-06 12:22 字数:3704
“没事,你慢慢来。”林舒笑了笑,将铁锅放在他的炉子旁边。
等轮到他们时,补锅匠首先将炒锅拿过去翻看一遍,然后拿了把尖锤将小洞扩大。
林舒还没有开口,林海燕先急了,“嗐,师傅,本来一个小洞,你将它扩大干嘛?这不是越补越大嘛。”
“旁边的铁都脆了,不扣干净怎么补?”补锅匠头也没抬,将洞扩大到一定程度,便从炉子里倒出适量的铁水,铁水在泥坯上滚动。然后就见他速度非常快的将铁水补在那个洞口,另一面用一个防火的圆柱体摁平。
可以说补一个锅用不了一两分钟,速度很快就补好了。
林舒的两个锅花了两毛钱,林海燕的搪瓷盆花了一毛钱,价格不贵。
在这个年代不管是衣服鞋子还是锅碗瓢盆都可缝缝补补。
他们三人再回到村子,发现村子热闹起来了。
“啊,他们捞鱼的回来了。”林海燕高兴的道,“林舒,走我们去看分鱼去。”
“你先去吧,我先将两个锅放回家里。”
“那行,我先去看看捞了多少鱼回来了。”林海燕拿着盆子跟他们挥了挥手就跑远了。
顾久和林舒提着锅子回到家,林大山和两个儿子儿媳已经回来了。
屋门口放了个大盆,里面装了两条大花鲢。
“爸,这是分完鱼了?”
林大山点了点头,就招呼跟在林舒身后的顾久,“九哥儿来了,进屋坐。”
“爸,大哥,二哥。”顾久扫了眼门口,没见着林刚,便问:“怎么没见三哥?”
“老三单位上班是采用轮班制,中秋节刚好轮到他上班,所以就没时间回来。”林伟解释道。
“年轻人就该以工作为先,老三没回来,你们哥俩等会儿多陪九哥儿喝两杯。”林大山心里高兴,儿子上班没时间回来,在他这儿根本不是烦恼,反而觉得儿子出息了才会工作忙。
刘小娥想起什么,忙将伙房里的活交给两个儿媳妇,走出来便问:“九哥儿,你母亲一个人在县城?”
顾久摇头:“妈,我妈昨天就坐火车回去了,家里我爸在家她有点不放心,再加上马上中秋节,便回去了。”
“我还以为她一个人在县城呢,回去了也好,亲家公在家总要有人照顾。”
第二天清早,村里集体杀了一头猪,村民们按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分肉。
林舒刚起床就见大嫂何彩云端着一盆肉回来。
“小妹醒了?”
“村里杀了猪?”
“对,中秋节了,忙了一年队里杀头猪让大家好好过个节。我除了猪肉还分到一块猪肝,中午大嫂开个猪肝汤,让你吃了补补血。”何彩云笑得合不拢嘴,难得今年队长舍得在中秋节时杀猪。
这种不用肉票就能分到肉的机会,以往只有过年才有。
林舒在屋里转了一圈,两位嫂嫂在伙房里忙碌,刘小娥在喂猪喂鸡,林大山带着两个儿子去了自留地,顾久大清早跟着林东发去挖泥鳅了。
最后,她看到林小军躲在他们在大房的卧室门后吃饼干。
林舒将他提溜出来,“你小子吃独食,这盒饼干我如果没有记错,你小姑父是让你和姐姐们分着吃吧?”
林小军抱着饼干盒子,一只手拿着半块饼干,还不忘咬一口:“我没有偷吃,姐姐说我可以多吃一块。”
“你真只吃了一块?”
“嗯,就这一块。”
这话倒让林舒意外,难道这小子真能挡住美食的诱惑?
“行吧,我不说你吃饼干这事,你现在也读一年级了,老师讲课你听得懂吗?”
林小军今年七周岁,九月一号开学他报名了,就是不知道刚上学,学习怎样?
“听得懂,一加一等于二很简单的。”林小军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不明白小姑怎么问起他学习情况?
“还有呢?”
林小军得意道:“还有a、o、e,我也会读,我们老师都夸我聪明,一教就记住了。”
第86章 重要之事
林舒发现林小军记忆很好,就想找出他的课本考考他。就在林小军去找书包的时候,门口又来了人,听说话声林舒听出来是大姐林雪来了。
“小妹,你对象来了没有?”
林舒走出来,看到大姐一家都来了,她刚跟姐夫邓财打了声招呼,就听到大姐的问话。
“他昨天下午就回来了,大姐你们怎么今天才过来?”
“家里事多,这不昨天忙完了,今早天刚亮我们就赶路了。”
林雪说着,将自己带过来的东西腾出来,其中一个袋子是节礼,另一个蛇皮袋她打开让林舒看看,“小妹,这是我和你姐夫昨天挖的土茯苓,你看看这个年份够不够,如果可以我想让你帮我们去换点钱。”
不用说,昨天两人没过来,是去挖土茯苓了。
林舒翻看了一下:“这些都是昨天挖的?”
“对,我就想着你有销路,我们过来就顺便带点过来,换点钱开支家用。”林雪心里还是有点忐忑,怕给林舒找麻烦。
“行,土茯苓品质都不错,姐夫你拿称过来称一下有多重,我拿钱给你们。”
刘小娥先一步转身从自己的卧室里拿出一杆称,让邓财称一下。
邓财:“28斤4两,就算28斤,这些土茯苓就辛苦小妹了,从小河生产队到乡里二十几里,要不明天我帮忙扛去乡里?”
刘小娥看了眼小闺女,笑道:“不用你,老幺她有自行车。”
林舒点头:“姐夫,算不得辛苦,明天正好我要去趟县城,顺带帮你们带去不费事。”
示意邓财将土茯苓倒在堂屋的角落里,晾在地上。
林雪在家没有看到其他人,便随口问了一句,得知他们都出去忙了,她问林舒:“你对象对你怎样?好不好?”
“还行。”
“对你好就好,你这对象人长得不错,唯一的缺点大概是没有工作。以前他单身一人由家里养着问题不大,如今跟你处对象了,以后就要成家养孩子,你就没有劝过他,让他去找个工作?”
林舒好笑的反问:“他认识我之前是街溜子,难道你觉得认识我之后就能变成劳动模范?”
“咱不说变成劳动模范,至少能养活他自己和你吧?”林雪觉得林舒不懂夫妻相处之道,男人成家之前就得制服他。要不然结婚之后,更不会服你管。
女人不管家,这个家还弄得好吗?
林舒想到顾久那存折里的两千多块钱,轻笑道:“街溜子也得分人,像顾久那样的,即使他是成天无所事事,他也有资本,根本不用担心没饭吃。”
林雪根本不相信,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坐吃山空你不知道,他家再多家产也经不住他坐吃山空啊。”
林舒为了耳朵不受她的荼毒,乖乖应道:“行,等和他结婚,我就督促他上进。”
林雪以为她将她的话记在了心里,松了口气,想了想又有点不甘的说道:“你说你跟他认识才多久,这么快就定了亲,万一他不是个好的,怎么办?难道又退亲?要我说,他这边你完全可以先谈着,万一遇到更好的就选更好的。”
顾久唯一让林雪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没工作。
这话一出,林舒本能的先看一眼门口,发现没人进来才放心。
不过,大姐这话她不敢苟同:“大姐,刚才那话我只当没听见,以后不要再说了。我干不出来骑驴找马无缝衔接这种事。况且,当初你和大姐夫似乎就是相看了一次就定下了亲事吧?”
林雪:“......”
林舒叹了口气,知道大姐应该是不知道他们已经领了证。
她从兜里掏出一沓钱数出十四块钱:“土茯苓是五毛一斤,你那算二十八斤,那就是十四块斤,你数数。”
此时,正在水沟里捉泥鳅的顾久并不知道有人劝他老婆拿他当备胎。
“小姑父,那有两个知青一直盯着你看。”林东发提醒道。
顾久将一条泥鳅扔进桶里,直起腰看向林东发所指方向,不远处的田埂上站了两个女知青。
而两个女知青盯着人不放,被人当事人发现了,也不好意思再看下去。
两人转身就走。
“她们是你们村的知青?”
林东发微眯着眼看着两个知青走远:“嗯,其中一个找了男知青结了婚。另一个来了我们村五六年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对象的想法,想来是眼光高,看不上我们村的小伙子。但对你是看了又看,小姑父,她不会看上你了吧?”
“咳咳!”
顾久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祖宗,你别乱说!”
一个下乡五六年的知青,年纪应该不小了,若真看上他,那不是老牛想啃他这棵嫩草嘛。
啊~呸!
错了,他这棵嫩草已经有主了。
“那她为什么一直盯着你?”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