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作者:
茶暖 更新:2025-04-06 12:11 字数:3733
主食是大个儿的发面烧饼,再配上一些切成片的卤肉一并来吃,便是一顿丰盛的晌午饭。
一众人围着桌子,吃得津津有味。
范静兰嫌左手拿饼子,右手拿筷子,没有多余的手再去拿勺子喝汤,总觉得有些别扭,干脆将手中的发面饼子从中间剖开,将蒜黄炒鸡蛋连带着卤肉片一并都夹到烧饼里头,如此便能一手拿着烧饼,一手拿着汤勺,既能大口吃着主食和菜,又能大口喝这美味的蒜黄豆腐汤。
旁人见状,有模学样,也跟着范静兰一并都举了一个菜夹馍,一边吃一边喝汤。
就连夏明月也干脆这个样子来吃,大咬大嚼,十分痛快。
晌午饭吃得舒坦且吃了个干干净净,所有人皆是十分满足。
夏明月也是打了个饱嗝,趁着大好的日头,在那些已经拔掉了菠菜的空地里头,再撒上一些菠菜或者芫荽种子,以此来确保能持续吃到新鲜的。
正忙活着,有人来了家中。
是镖局的人,说是有人给夏明月送了两箱东西,请夏明月收下。
“是何人让你们送来的?”夏明月好奇询问。
“令我们送货过来的人是沈娘子。”为首的人回答,“沈娘子说,箱子里面有一封给夏娘子的书信,夏娘子一看便知。”
沈娘子?
莫不是是沈淑君?
夏明月心中有猜想,但还是打开了箱子,去找寻镖局人口中所说的书信。
木箱子打开,里面的东西以油纸包裹捆扎,而上面,则是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封信。
而那信封上,端端正正地写着五个字——夏明月亲启。
字体飘逸灵动,正是沈淑君的笔迹。
能命人送东西和书信过来,是不是说明沈淑君已经平安归家,一切安好?
夏明月心中宽慰,拿起来,拆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纸,仔细端详。
夏娘子,久别数月,甚为想念,蒙夏娘子记挂,吾已于九月二十三日顺利归家……
五张信纸,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娟秀小楷,讲述了沈淑君归家途中,以及归家之后的状况。
一路上雇佣护送的镖局之人尽心尽力,细心周到,途中虽遇到两件凶险之事,但都化险为夷,并无任何财物和人员损失,还算顺遂。
而抵达忻州之时,却是近乡情怯,即便心中早已说服自己,但真正踏入忻州之时,却是不敢往沈家而去。
直到在客栈之中待了足足五日,才鼓起了勇气,叩响了沈家的大门,与祖父得以团圆……
剩下的,便是介绍了一些忻州的名产。
从吃食到布匹,从名人轶事到游玩景点,皆是给夏明月一一列出,更邀请夏明月得空前去游玩,皆是她一定做好东,好好招待夏娘子。
无论是从语句用词,还是书写这些字时的笔锋轻松,夏明月都能想象得出来,沈淑君在写这封信时,心中是何等的愉悦与欢乐。
果然了,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家永远都是最让人身心欢快的地方。
夏明月体会到沈淑君的喜悦,亦是真心为其高兴。
待看完了信,夏明月嘴角含笑地将信合了起来,招呼镖局的人喝上一碗热茶,再好生的送出去。
之后是整理沈淑君送来的这两箱东西。
一箱里面是文房四宝和一些布料,皆是沈淑君在心中提及的,忻州当地的一些特产,虽不如扬州产的名气大,却也是别具一番地方风情滋味。
另外一箱子,则是满满一箱的吃食,也都是忻州出产之物。
新鲜冬笋腌制后晒干成的笋子干儿,腌制风干的小鱼干,沈淑君自己亲自挑选并晒干的白菊,带壳的新鲜栗子,用当地盛产的枇杷果制作成的枇杷膏和枇杷蜜饯……
第593章
找上门
还有一大包忻州那盛产的色红肉厚,味美可口的板栗。
东西多且丰盛,夏明月欢欢喜喜地收了起来,预备着慢慢吃。
而这边,沈淑君正坐在窗前,小心翼翼地给板栗开壳。
丫鬟香梅往旁边正在煮茶的小炭炉中添置了一些炭火,又给沈淑君倒上了一杯热茶,“这栗子难剥,小姐仔细伤了手,还是让婢子来吧。”
“祖父嘴馋想吃栗子糕,我就做上一些,我开栗子有诀窍,一点也不会难的。”
沈淑君一边说话,一边晃了晃手中开栗子的工具,满脸都是得意的笑。
这笑容灿烂无比,且十分会心,香梅看着,顿时有些晃神。
她仿佛看到了多年前,小姐还不曾出阁时,在家中无忧无虑的那段时光,那个时候,小姐的脸上每天都挂着这样的笑。
现在,她的小姐又回来了,虽然经历了一些事情,但仍旧是满脸笑容,就如同是窗台上摆放着的菊花,历经风霜,傲然而立。
沈淑君剥着栗子,余光察觉到香梅一直盯着她看,笑了起来,“怎么一直盯着我看,难不成是我脸上有花儿?”
“小姐脸上没有花儿。”香梅急忙否认,同时也说了实话,“是婢子想看着小姐……”
香梅是自小服侍沈淑君的丫鬟,两个人可以说是一同长大,同吃同睡同玩,堪比姐妹一般。
论理来说,当初沈淑君出嫁,香梅是该作为陪嫁丫鬟嫁到毕兴怀家中的,但当时香梅与祖父的观点一致,觉得毕兴怀并非良人,反复劝告沈淑君。
沈淑君恼怒之下,便将香梅扔在了沈家宅院之中,不许其追随。
香梅苦苦哀求,但最终沈淑君仍旧是义无反顾地跟随了毕兴怀而去。
留在沈家宅院的香梅,仍旧是大丫鬟,但成为了看守沈淑君先前所住宅院的大丫鬟,每日所做之事,不过是领着两三个小丫鬟细心打扫宅院,确保其随时能够入住。
在这几年中,香梅既盼着沈淑君回来,又害怕沈淑君回来。
盼着是因为她真的太思念小姐了,害怕是因为若是小姐当真回来,那便说明小姐在毕家真的过得不如人意,不得不归家投奔。
现在,小姐回来了。
虽然是她害怕的后者,但归来的小姐虽历经一切,但情绪稳定,心境也更加成熟,看透了许多事,不自怨自艾,仍旧是她最初的小姐。
香梅对此心中欢喜,却也时常怕这是一场梦,害怕她一眨眼的功夫,梦醒了,她的小姐再次离开了她,踏入那个明眼人皆是能看出来的火坑。
所以,她想看着小姐,时时刻刻地都看着。
沈淑君见香梅如此,心中不免触动,手中剥栗子的动作顿了顿,伸手去捏了捏香梅的鼻子。
从前两个人在家中之时,每当玩笑打闹之时,总会互相捏了鼻子。
“帮我再去拿些核桃过来吧,干脆一并剥了,做些琥珀核桃仁来,祖父爱吃的。”
沈淑君交代。
“哎。”香梅鼻子酸酸的,忙抽了一抽,张口答应后吩咐人去拿核桃。
待核桃拿了过来,主仆两个人凑在一处,一边剥核桃,一边说话。
眼看着日头开始往西沉,沈淑君瞧了瞧窗户外头,有些诧异,“祖父说去趟议事厅就过来,怎么这会儿还没回来?”
“兴许是临时有事绊住了吧。”香梅招呼了门口的小丫鬟过来,让她去二门那唤个小厮去看上一看是不是有什么事。
小丫鬟一听这个,面色稍微变了变,动作都变得局促起来,只将手中的袖子绞到了一处,绞得手指都发白。
沈淑君察觉到有些不对,将手中的栗子放了下来,“出了何事?”
“这……”小丫鬟迟疑了片刻后,吞吞吐吐地开了口,“婢子听人说,门口来了两个妇人,在那叫喊着要讨公道,太爷去处置了。”
“讨要公道的妇人?”沈淑君问询,“可知道是什么人?”
“婢子不知,只听人说,那老妇人自称姓陈,年轻的妇人似乎是姓白……”
沈淑君顿时抿了抿唇。
一老一年轻,前者姓陈,后者姓白。
这世上素来没有那么可巧的事情,这两个人显然就是她先前的婆母和白姨娘了。
在金丘县城准备启程归家前夕,毕兴怀找上了门,沈淑君义正言辞地唾骂了一番,更是警告了一通,将人撵了出去。
而后,为了避免被毕兴怀纠缠,沈淑君当天便去找寻镖局,收拾了东西,提前启程。
就在启程之时,沈淑君听闻了毕兴怀被衙门抓捕,理由是其举止不端,当众对旁人图谋不轨。
沈淑君不知道毕兴怀究竟对何人图谋不轨,但人被抓了起来,又挨了板子,下场便可想而知。
当时的沈淑君算是松了口气,但也害怕再生出什么枝节来,仍旧是按着既定的早点启程的计划,第二日清晨早早地离开了金丘县城。
再后来,沈淑君没有听到过有关毕兴怀的其他事情。
确切来说,她不想刻意去打听。
更不在意。
她已彻底放下,这毕兴怀究竟如何下场,与她无关。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