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63章
作者:茶暖      更新:2025-04-06 12:10      字数:3782
  
  毕兴怀喊了一半,声音戛然而止,接着是冷汗涔涔。
  姓范?
  京城里面姓范的?
  还是会武艺的姓范娘子……
  京城范家!
  完了完了,他得罪了范家,乃至太后和皇上皇后的掌上明珠!
  旁的且不说,单单是一个以下犯上,便足以让他革除官职,被赶出京城,甚至下狱问罪!
  他这一辈子,就算是完了……
  完了!
  毕兴怀面如死灰,一双眼睛瞪得老大,一口气没提上来,硬生生昏厥了过去。
  衙差们察觉不对劲,看到其已经完全晕厥,拖拽着如同死猪一般,冲其啐了一口。
  “没事去纠缠范娘子,我还只当这货胆子大的很,不曾想跟老鼠一般。”
  “估摸着是不知道呗,看范娘子生的好看,又仗着自己是京官,能肆意妄为,这回也算是长长记性。”
  “这记性绝对长的牢,怕是一辈子都不会忘了。”
  “这说来也怪,金丘县城这般大,这货偏偏就去范娘子跟前……”
  “咋的说呢,眼光好呗!”
  的确是眼光好的,往后不拘是下了大狱还是判了劳役的,至少这饭碗还是有的,怎么能不算是一个变相的铁饭碗呢?
  这眼光,真不赖!
  衙差们说笑着往衙门而去。
  范静兰则是吐了口气。
  一旁的莺儿忿忿不平,“真是晦气,小姐高高兴兴地出趟门,竟是碰到这种无赖,实在是扫小姐的兴!”
  “的确是扫兴。”范静兰眉头不舒,“国子监里还有这般品行不端之人,若是由他来教书育人,如何能够确保学子们品行端正?”
  顿了顿后,范静兰转了身,“先回去吧。”
  回去先写上一封信,讲述一下自己在金丘县城遇到的奇闻趣事。
  等写完信之后,差不多也该到了饭点的时候。
  也不知道,今日晌午会是怎样好吃的饭食。
  今日因为方才的事有些不高兴,今日晌午一定要多吃一些才好!
  第520章
  面
  嗯,一定要多吃一些!
  范静兰暗暗下了决心。
  晌午的饭食,是夏明月亲手做的捞面条。
  范静兰今日打算吃上一碗。
  之所以不想吃三碗,是自从上次吃了三碗拌米粉之后,范静兰对于频繁回碗之事觉得十分麻烦,又觉得殷陵游和毛三里师徒两个人的法子好,便给自己也换上了一个特制的碗。
  所以现在范静兰的碗,已是和殷陵游的碗有所媲美。
  而每每范静兰端着自己的碗吃饭时,莺儿皆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甚至委婉地提议自家小姐要不要还是用回小碗。
  范静兰当场拒绝,“我便是这样的饭量,又何须掩饰做表面功夫?”
  “话是这般说,只是小姐这般的话,婢子害怕……”
  “害怕什么,怕我被人嘲笑?”范静兰不解,“谁会嘲笑?”
  莺儿一愣。
  是啊,谁会嘲笑?
  先不说这些人皆是温和友善,根本不会嘲笑别人,再者,夏娘子所做的吃食皆是滋味美妙,受人欢迎。
  在吃的时候,大家伙皆是不讲究什么形象,更是争先恐后,生怕少吃上两口。
  莺儿不再因为碗的事劝说。
  但晌午在吃捞面条的时候,莺儿再次因为碗的事有点发愁。
  捞面条,是先做了臊子,再起一锅白水煮面条,煮好了之后过一下凉水,再浇上足够的臊子,搅拌均匀后开吃。
  臊子是这个季节常见的长豆角番茄鸡蛋炒制的,汤水足,滋味浓,用了酱油来着色,和筋道可口的擀面条搅拌均匀之后,菜汤和面条充分融合,爽口美味。
  再配上一些夏明月腌制的糖蒜,切上一些变蛋凉拌一下就着来吃,简直是夏日时的绝佳享受。
  也正是因为捞面条吃着清淡美味,莺儿吃得也十分过瘾,手中的小碗自然也就用的不大顺手。
  一是在捞了面条,浇上臊子时搅拌面条时十分不方便,二是回碗时十分不方便。
  莺儿觉得,她也应该换个大碗才行了!
  心动不如行动,莺儿在第二日的时候,换上了和范静兰一样大小的碗,且在吃饭时暗自庆幸了一番。
  因为今日晌午仍旧是面条,但不是昨日吃的捞面条,而是肉丝炒面。
  拽好的面条下锅煮熟过了凉水,与煸香蒜末、汆烫过的绿豆芽、炒熟的鸡蛋、绿叶菜等一并翻炒均匀,再调味出锅即可。
  做法简单家常,但煮过又炒制的面条格外筋道可口,清香十足,与鲜嫩醇厚的鸡蛋和清爽可口的绿豆芽搭配到一起,滋味和谐且美妙。
  吃的时候塞的满口,再慢慢咀嚼,最是过瘾,而一大碗面条尽数到了腹中之后,再来上一碗带了十足酸味的番茄蛋花汤,满足感亦是跟着抵达顶峰……
  翌日晌午,是葱油拌面。
  面拽的比平常更加纤细一些,煮熟后浇上用烹饪过香葱的油配上酱油、白糖等调配的葱油酱,搅拌均匀后,再撒上些翠绿的香葱末。
  十分简单的做法,但在将这葱油酱和面条慢慢搅拌均匀之时,葱油和酱油的醇厚香浓渐渐渗透出来,不住地撩拨着人的鼻腔。
  夹上一筷子,送入口中,馥郁香气和面条的清香渐渐在口中释放,配着面条的柔软且筋道的口感,将葱油拌面的美味体现到淋漓尽致。
  总之就是一个词,好吃!
  若是再加上一个词,那便是,美味!
  再要加上一点的话,那只能是,再来一碗!
  葱油拌面,配上腌制的脆爽可口的萝卜泡菜,来上两口卤制的色香味俱全的猪肝或者豆干等,滋味更上一层楼。
  再一日的晌午饭,是油泼面。
  再再一日是番茄鸡蛋面。
  再再再一日是青椒肉丝面……
  在接连吃了几乎十来日的面条后,银巧忍不住碰了碰青橘的胳膊,“娘子这是怎么了,这段时日每天都要亲自下厨做饭不说,还每次都要做面?”
  “不知道。”青橘摇摇头,却是斜了银巧一眼,“娘子愿意做饭还不好?”
  “好自然是好的……”银巧低了低头。
  夏娘子愿意做饭,那是他们一众人皆是有口福,自然是好的不得了。
  但是,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夏娘子好像太执着于做面了,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夏娘子这段时日好像又清减了些许。
  但夏娘子每日所吃的饭食却是不少的。
  大约只是天气炎热,所以即便吃得有些多,这出汗出的多,所以也不长肉的?
  应该是这样吧……
  两个人的讨论,夏明月并不知晓,只是在盘算着明日该做什么样的面食。
  而到了晚上,夏明月仍旧如同往常一般,继续做平安符。
  她已是做了许多,小笸箩中的平安符堆得如同小山一般,就连她的床上,也挂了一连串。
  但这些,还不够……
  还不够。
  夜已是深了,夏明月双眼已是有些酸涩,在闭上眼睛略微歇息片刻,又伸手轻柔了一番,让眼睛变得舒服些许后,夏明月睁开双眼,再次拿起针线。
  因为疲累和光线的缘故,手中的针不小心刺入手指,殷红的血珠立刻冒了出来。
  在这段时日中,这是常有的事情,夏明月并不意外,甚至连眉头都不曾皱上一皱,只是将手指放在口中含了含,待没有血珠后,再次拿起了针。
  又一个平安符被做好,夏明月这才松了口气。
  吹熄桌上的蜡烛,夏明月躺在床上,手中攥着刚刚做好的平安符,许久才闭上眼睛。
  六月中旬,在接连下了几场雨后,天气变得更加炎热。
  在这炎热的天气中,夏明月家中接连来了客人。
  来人是长洲府城知府章鹤鸣,陪同他来的则是金秋县令裴成河。
  “夏娘子。”章鹤鸣态度十分恭敬,“此番上门打扰实属贸然,只是在下属实想请夏娘子帮忙,这才不讲究许多,请了裴县令带路,还望夏娘子见谅。”
  “章大人客气。”夏明月福了一福,“只是不知章大人需要我帮什么忙?”
  “夏娘子跟前,在下便也不拐弯抹角,只打开窗户说亮话吧……”
  第521章
  豆腐
  “边关接连征战,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附近各处州、府、县等皆有许多流民,这些人背井离乡,居无定所,四处聚集,不好管理不好,也极易引发事端,因而各处都在思考如何安置这些流民。”
  章鹤鸣道,“在下见金丘县城裴县令这里筹建了一处酿醋作坊,不但能够妥善安置了大量流民,使其有活做,有工钱可领,且这酿醋作坊目前经营状况极佳,为百姓赚了许多银两。”
  “在下便想比着葫芦来画瓢,也在长洲府城那做个什么作坊出来,一来可以安置流民,二来也可以造福百姓,只是思来想去许久,也没有什么好想法,想着夏娘子懂得东西多,也有手艺,便想来问询一下夏娘子,看夏娘子这里是否有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