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34章
作者:茶暖      更新:2025-04-06 12:09      字数:3738
  
  赵里正向夏明月详细介绍赵家庄目前有关红薯粉条作坊的具体情况。
  赵家庄的旧祠堂有个后院,空闲多年,地方宽敞,也有几间能用的屋子,且先前为了祭祖和过年吃团圆饭之事,还修建过大灶,铸造过铁锅,此时都还能用。
  这样的配置,十分符合夏明月对于红薯粉条作坊的要求。
  因此,赵里正当即做了决定,将祠堂后院暂时更改为红薯粉条作坊,并号召村中的人收拾洗涮了出来,甚至对房屋也进行了一定的加固。
  而对于红薯粉条作坊的成立,赵里正也已经跟赵家庄的所有人商议好,本着自愿的原则,按照每家每户所出的红薯、器具乃至银钱的数量,来确定每家每户所占红薯粉条作坊的股份数量。
  若是红薯粉条作坊能够实现盈利,便按照这个数额发放一定的分红。
  赵里正担任赵家庄里正多年,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在村中威望颇高,此时赵里正的提议得到了所有村民的一致认可。
  赵家村的全村的村民,家中有钱的出钱,有红薯的出红薯,有器具的出器具,有力气的出力气……
  总之,不拘多少,所有人皆是表明了态度。
  而赵里正也和赵三林一并仔细核算,这些足以作为红薯粉条作坊最初的本钱,将这笔买卖实际地运作起来。
  夏明月听完这其中的情况,忍不住地连连点头,“赵里正凡事考虑的细心周到,当真让人省心的很。”
  “夏娘子过奖了。”赵里正道,“对了,我们全村人也商量过,觉得这作坊虽然是我们赵家庄的,可夏娘子从中出力不少,这作坊说什么也得有夏娘子的一部分才行。”
  “所以我们所有人一致决定,往后要将整个红薯粉条作坊盈利的两成,尽数交给夏娘子,也算是我们的一些心意。”
  “此事是我们全村上下一并决定的,夏娘子务必不能推辞,否则全村人皆是不能心安。”
  见赵里正如此说,夏明月想了想后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客气,先收下了。”
  到时候只寻个由头捐给赵家祠堂就是。
  赵里正见状,略松了口气。
  了解完所有的事情,夏明月开始安排后续的一些事情。
  首先是置办一些制作粉条时的工具,诸如孔洞均匀,能够大量挤压出粗细合适粉条的器具,能够盛装粉条的大木盆,晾晒粉条的木架子等等。
  然后,是教导在作坊里面做活之人开始进行制作粉条的第一步——做红薯淀粉。
  新鲜红薯需得经历清洗、去皮、打碎、磨浆、沉淀、晾晒等多个步骤才能做出红薯淀粉。
  而此时正值夏季,各家各户此时存放的皆是去年秋天就已经擦好晒干的红薯干。
  红薯干干燥发脆,直接用石磨磨成细细的红薯粉,再兑了水进行沉淀,分离出红薯渣和红薯淀粉出来。
  红薯淀粉留着做粉条,而红薯渣也不必浪费,滤出来之后晒干,回头仍旧可以和正常的红薯面或者棒子面一并掺了起来。
  第335章
  亏钱
  或煮粥,或做了贴饼子来吃,总之绝对不会辜负了去。
  制作红薯淀粉需要几日的时间,这段时间刚好可以让赵家庄准备夏明月所说的那几样制作红薯粉条的工具。
  约定好过几日夏明月再次来赵家庄教制作粉条的下一个步骤,赵里正开始督促在粉条作坊做活的人抓紧时间制作足够的红薯淀粉。
  一众人立刻忙碌起来。
  粉条作坊刚刚开始,赵里正对于在作坊做活的人十分重视,皆是从赵家庄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手脚勤快,做事麻利,又十分有头脑的。
  这些人不拘男女老少,此时做事也都十分卖力,只尽可能地将手中的活做好。
  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这祠堂虽然已经老旧,却也是供奉祖宗的地方,牌位能够放进去的,皆是些对赵家庄有过突出贡献之人,可以说是整个村子里头最为重要和神圣的地方,素日应该保持干净、肃穆。
  现如今这祠堂的后院里头,人声鼎沸不说,堆满了各种的红薯干、木盆子,每天有人进进出出,可谓十分杂乱。
  而这还只是刚开始。
  待着粉条作坊真正做起来,大灶要烧起来,粉条要煮起来,还要晾晒,售卖……
  到时候这祠堂,只怕都要被人忘记是祠堂了。
  这样,会不会是对祠堂和祖宗的大不敬?
  面对这样的质疑,赵里正顿时吹了胡子瞪了眼,“咱们祖宗,是那般小气迂腐的祖宗不成?”
  “我敢打保票,咱们赵家庄的祖宗做梦都想着咱们赵家庄赶紧富裕起来,日子过得好起来,往后才有能力供几个有出息的人。”
  “说句实在话,当初咱们能救了夏娘子,夏娘子又能再来咱们赵家庄,说不定都是咱们祖宗在底下跑的脚底板冒火星子给送来的。”
  “这会儿说不定正求爷爷告奶奶地帮咱们打通各路的关系,好让咱这粉条作坊赶紧红红火火地办起来呢!”
  “老祖宗在底下忙活的要死要活,咱们在上面光拖后腿,只怕祖宗在地底下待得都不安心,半夜从棺材板里跳出来也得揪着你们的耳朵狠狠骂你们一顿!”
  “往后咱们赚了钱,日子好起来,把祠堂好好修缮修缮,多给老祖宗们供点长明灯,多烧点纸钱,让老祖宗的日子也更好过一些,不是更好?”
  这话一出口,众人立刻十分赞同。
  是了,既然是赵家庄的祖宗,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日子过得好,往后有出息?
  要真是祖宗们在底下盼着,他们这会儿泄了气,那当真是极大的不孝,待老了以后到了地底下,真是要被祖宗们骂死的。
  想通了这一层,赵家庄的人对于在祠堂后院办粉条作坊的事儿再无任何异议,反而是越发有干劲地做自己手头的活。
  自家祖宗已经这么卖力地帮他们了,他们这些后辈们若是不好好加把劲儿,那才是真正地丢祖宗的脸!
  所有人的努力尽数落在赵里正的眼中,让他心中欣慰无比,只盘算着下一步该将这作坊建在何处比较合适。
  祠堂后院只是过渡,最终还是要正规起来,也显得他们专业。
  此外,祠堂到底是祠堂,虽然他话是那般说,但最终也要给老祖宗们一个安静的环境。
  所以,一个专业且宽阔的作坊,对于赵家庄来说,尤其重要。
  赵里正想着这些事情需要尽早做打算,于是在第二日时便让赵三林去丈量土地,预备开荒除草,以备后用。
  赵三林闻言,愣了一愣,“啊?”
  “啊什么啊?”赵里正斜了一眼,“方才是我的话没有说清?”
  “不是。”赵三林摇头,又拧了眉头,“这么早做这些事,会不会有些早?”
  说句难听的,这作坊能不能赚钱,都还不好说。
  “你是对我的眼光有质疑,还是对夏娘子的规划有质疑?”赵里正撇嘴询问。
  赵三林,“……”
  都没有。
  他都不敢。
  “既然没有,赶紧滚去做活。”赵里正冷哼了一声,背着手进了堂屋。
  赵三林摸了摸鼻子。
  感觉他的老爹对他甚是嫌弃的样子。
  可他也只是有些担心而已,毕竟这事情要往好的方向想,却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此方能顺利。
  他不过就是略微保守了一些而已嘛……
  ----
  自入了六月之后,天气一日热过一日。
  夏日炎炎,人难免会贪凉,不但每日想尽一切办法去纳凉,就连每日的饮食,也皆是选择一些能够解暑的,诸如西瓜等类的吃食。
  夏明月也在这个时候为步云楼推出了颇具特色的清凉解暑之物。
  曾经广受欢迎的冰粉,配上一些新鲜的西瓜块、桃子块等时令水果,开始在步云楼进行售卖。
  在冰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吃食,凉虾。
  磨的细细的米浆和澄清石灰水一并搅拌熬煮,直煮的迷糊变透明,带了十足的凝固感后,用漏勺往凉水盆中漏成一个一个虾米大小的粒儿,待成型后与放凉的红糖水搅拌均匀,便可以直接开吃。
  凉虾口感冰凉,Q弹爽滑,既解暑又有一定的饱腹感,十分适合因为暑热而胃口不好的人食用。
  而这几样吃食之中,最受欢迎的还得是牛乳芋圆。
  用芋头泥、紫薯泥、南瓜泥分别加入足够的木薯粉揉成面团,搓成长条后切成小小的块,下锅煮熟后捞出过凉水,浇上新鲜的牛乳和白糖,便可以开吃。
  芋圆Q弹爽,牛乳醇厚细腻,入口香味十足,后味甘甜,可谓是老少咸宜,备受人的喜爱。
  而葛掌柜更是找寻到了冰窖,花高价格让人每日送冰到步云楼,方便做夏日解暑冷饮使用。
  有了冰块的加成,冰粉、凉虾、牛乳芋圆的口感和滋味更上一层楼,也更受客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