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31章
作者:茶暖      更新:2025-04-06 12:09      字数:3744
  
  一众人到了赵里正的家中。
  赵里正见来人是夏明月和庄翠,亦是十分意外,将其请到堂屋中,吩咐赵三林去倒上些茶水。
  “听小石子说夏娘子和庄娘子寻我有事?”
  “正是。”夏明月道,“先前幸得赵里正和赵家庄上下帮忙,我和庄娘子才能避开那些土匪搜索,保住了性命,这次来,是特地来谢谢赵里正和赵家庄上下。”
  “这些白面、大米、布匹等,皆是我和庄娘子的一些心意,还请赵里正不要嫌弃,给大家伙一并分上一分吧。”
  赵里正看院子里头车夫正将一袋子一袋子的东西从马车上往下卸,眼瞧着已是堆成了小山,心中顿时慨然。
  他有想过夏明月和庄翠两个人会再次来赵家庄表示谢意,但他没有想到两个人竟然带来了这么多东西。
  赵家庄土地贫瘠,村中的人赚钱营生不多,日子过得大都贫苦,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些白面,素日里皆是红薯黑面。
  这样多的大米和白面,每家差不多能分上好几斤,已是足以过年时吃喝了。
  赵里正起身,冲夏明月拱手,“多谢夏娘子和庄娘子。”
  “这些皆是要表达我的谢意,倘若赵里正要说谢,反而不妥。”
  夏明月笑道,“且赵里正当真要说这个谢字的话,不妨等到我将赵家庄的营生给张罗起来之后,再说也不迟?”
  赵家庄的营生?
  赵里正顿时一愣,“夏娘子的意思是……”
  “我这段时日仔细看过,赵家庄附近土地虽多,但大多土地贫瘠,土质偏沙且又是坡地,无论是种小麦或是种棒子,皆是十分难以存活,素日又十分难管理,只能种上许多的红薯。”
  夏明月道,“红薯虽然十分好打理,产量也高,但作为充饥之物的话滋味不好,久吃乏味,又不好售卖出去,使得赵家庄的人大多贫苦,并不富裕。”
  “所以我想和赵里正商量,是否愿意让村民们跟着我学些做粉条的手艺,将各家各户中多余的红薯尽数做成粉条对外售卖,如此也能将红薯多赚些银钱回来。”
  “而有些品质较好的土地,也好考虑种上一些沙地葡萄,这种葡萄耐旱好打理,结的葡萄品质也颇佳,到时候不拘是直接售卖新鲜葡萄,还是将多余的葡萄酿成葡萄酒,收益皆会不俗。”
  “赵里正觉得如何?”
  赵里正闻言点了点头,“夏娘子这主意听着不错,只是夏娘子方才有一句说的很对,我们赵家庄属实是太穷了一些,许多村民怕是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银钱来学做粉条,学种葡萄。”
  “且我也说句不怕夏娘子笑话的话,这人越穷也就越害怕去尝试些新的出路,他们害怕亏,更亏不起,即便是现如今我跟众人说有这样的出路,怕是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
  “赵里正大约是误会我的意思了。”夏明月笑道,“我方才说可以教大家伙学做粉条,学种葡萄,并没有说这些需要花银钱。”
  不需要花银钱?
  赵里正一怔,“夏娘子是要免费教我们赵家庄人学做粉条和种葡萄?”
  “是。”夏明月十分郑重地点了点头,“不但免费教你们学,更可以帮你们找寻往后对外售卖的门路,你们只需好好学,认真做,将粉条做好即可。”
  赵里正惊愕地再次张了张口,半晌后才问道,“夏娘子此举,是为了报答赵家庄?”
  “是。”夏明月再次肯定点头,“除此以外,我也想让所有善良的人得到应有的好报。”
  “可善心这种东西,原本并非是为了有回报而存在的。”
  “但若是没有回报的话,再火热的善心,终究有冷的时候,发善心的人可以不求,但获得善心的人却也可以给。”
  夏明月道,“这是鼓励,更是认可,如此,众人在发善心时,才能有所仰仗,有所依靠,心中不畏惧。”
  赵里正沉默许久,最终缓缓点头,“夏娘子说的对。”
  “那往后一段时间,需得多多麻烦夏娘子了。”赵里正说罢,冲夏明月深深作了一揖,待起身后,又道,“只是教众人做粉条这事儿,我也有些想法,夏娘子可以听上一听。”
  “赵里正请讲。”
  “赵家村中的人,虽然品行皆是端正,做活也颇为勤劳,不会偷奸耍滑,但到底有人手巧,有人笨拙,倘若都跟着夏娘子学做粉条,难免会因为个人状况不同出现粉条品质不同的状况,届时反而麻烦。”
  赵里正道,“所以我打算着,既然夏娘子想要扶持我们赵家庄,那我不妨伸头成立一个作坊出来,让愿意前来做活的人跟着夏娘子学手艺,能学会的留下做粉条,学不会的做些旁的杂活,如此能确保粉条品质,又能确保有活可以做。”
  “而这作坊,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整个赵家庄的,每家每户只需出上一点点的银钱,便能成为这作坊的主家之一。”
  第331章
  未来可期
  “若是作坊赚到钱,便可给全村人分红,整个赵家庄的人皆能享受到作坊的益处,而若是赚不到钱,每家每户出的银钱颇少,也能受得住。”
  更重要的是,每家每户不偏不倚,不至于出现粉条生意做起来之后,有人富得流油,有人仍旧穷得叮当响这种极为不均衡的场面。
  倘若这粉条作坊当真能筹办成功,到时候每年也可以从作坊赚的银钱里拿上一部分出来,修缮族中祠堂,置办些祠堂的田产,存些银钱,届时可以帮扶村中老弱,资助有天分的后生读书学习……
  赵家庄也可以一点一点地发展起来,渐渐壮大!
  赵里正想到这些,内心竟是有些激情澎湃,一张脸因此泛起了红,原本因为上了年岁有些佝偻的身子,此时也能挺得笔直。
  总之,他此时斗志满满!
  而夏明月在听完赵里正的这番话之后,震惊之余,忍不住冲其竖了个大拇指,“赵里正考虑的实在是周到详细。”
  不但面面俱到,而且模式可谓十分先进,可见这赵里正是个心中有谋略,胸中有乾坤之人。
  有赵里正在,这作坊必定能够筹办的起来,而且必定也会取得成功。
  整个赵家庄,可谓未来可期!
  夏明月也更加兴致勃勃地和赵里正商议粉条作坊的具体事宜。
  话越说越多,思路亦是越说越清晰,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两双眼睛中的光也是越来越闪亮……
  直到日头西沉,车夫催促,若是再不回,晚上走夜路多少有些不心安,夏明月这才领着庄翠告辞。
  赵里正送夏明月和庄翠出门,“我这几日便开始告知所有村民筹备作坊之事,待稳妥之后,便知会夏娘子。”
  “我这几日也开始筹划作坊所用的一应工具,列下单子给赵里正送了来,赵里正也可提前准备。”
  夏明月道,“待东西准备完毕,做活人选皆是到位之后,我便可以开始教大家如何制作粉条。”
  “种植葡萄之事需要占用一些耕地,大约比做粉条之事更难接受,赵里正不必着急,可以慢慢规划。”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发家致富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一步一步走,最为妥当。
  “好。”赵里正连声答应,送夏明月和庄翠上了马车,“夏娘子慢走,庄娘子慢走。”
  “赵里正留步。”
  马车缓缓行驶,往村外而去,待马车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中后,赵里正这才往回走。
  还不曾走到堂屋,赵三林收拾堂屋内的茶杯,走了出来,“爹,你当真要跟夏娘子一起筹备这个什么粉条作坊?”
  “有啥问题么?”赵里正抬了眼皮。
  “这作坊的确是能够帮着咱们赵家庄谋些出路,只是……”赵三林叹了口气,“爹的年岁……”
  赵三林欲言又止,赵里正却是翻了个白眼,“我这年岁咋了?”
  “您已是过了知天命的年岁……”
  论理来说,该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之乐才对。
  “的确。”赵里正点点头,“正是该志气满满,奋斗的年岁啊。”
  赵三林,“???”
  瞥了一眼自家儿子,赵里正冷哼,“我说的不对?”
  “十几岁是毛头小子,二十多岁还不稳重,三十岁不过就是略懂了些人情世故,眼界却还差得远,到了四十岁,忙着给儿女们张罗婚事,真正到了五十岁,那才真是又有空闲时间,又有眼界和魄力。”
  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体力。
  简直就是完美!
  赵三林闻言,怔了好一会儿后,点了点头,“爹说的……也对。”
  没毛病!
  眼见自家儿子也没有了任何意见,赵里正嘿嘿笑了笑,又道,“你也别闲着了,赶紧去旧祠堂门口敲了锣,将全村的人都召集起来,让我赶紧跟大家伙说说这事儿。”
  还是那句话,赶早不赶晚,凡事有了想法,就得去做。
  拖延磨蹭,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丧失许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