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98章
作者:茶暖      更新:2025-04-06 12:08      字数:3729
  
  李水生默默地去忙碌,把水碗放到了宋氏附近,半晌后开口,“今日管家说要给我涨些工钱,我估算着再过上两年,咱们兴许能将租的这处小院子给买下来,到时候住的也安心。”
  “是啊。”宋氏点头,接着道,“到时候你的亲事差不多也能定下来了。”
  时机也算刚刚好。
  就是这房屋满共就那两间,若是李水生初初成婚之时,一家子还勉强凑合着能住下来,可若是等到李水生有了孩子,孩子渐渐大一些,这房屋便不够用了。
  她也得早早做了打算才行。
  李水生听到宋氏又在提他的亲事,心中有些不快,皱了眉,“哦。”
  “再说吧。”
  话音还没落地,人已是进了屋。
  这孩子……
  第140章
  过桥米线
  宋氏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却也觉得大约是李水生年岁有些大了,提及亲事的事儿反而有些面皮薄,便只摇头笑了笑,继续搓洗盆中的衣裳。
  衣裳已洗的差不多,宋氏很快便洗了干净,又过了两道水后,从盆中捞了出来,拧干后晾在院子里头桐树和窗户棱中间绑着的麻绳上头。
  又收拾了一阵后,这才回屋歇息。
  李水生听着那边屋子里头再无任何动静,这才叹了口气,翻了个身。
  一双眼睛睁得老大,许久都闭不上。
  接下来的几日,仍旧忙碌。
  但夏明月这里对于西大街这里的吃食摊加盟,却有了初步人选。
  是冯婶子的两个侄媳妇。
  一个姓曹,一个姓陈,皆是老实本分,爱干净,做事麻利的妇人,底下的孩子也都十多岁,能够做一些帮忙收碗擦桌子,包馄饨和包蒸饺的活计。
  两家子一起来做,人手也足够。
  夏明月本就十分认可冯氏的为人,觉得她教导出来的侄媳妇品行应该也颇为端正,便也就仔细聊了一聊。
  聊完之后,对曹氏和陈氏是越发满意。
  二人一直都是照顾家人,孝敬冯婶子的,对烹煮之事十分熟悉,做吃食这些东西上手颇快,虽然从前没有做过生意,却皆是一点即通。
  最要紧的是,这妯娌二人皆有赚银钱的上进心思,对加盟之事颇为重视上心。
  可以说,两边是一拍即合,当天二人便交了银两,与夏明月签订了字据。
  翌日,夏明月便开始教两个人学习制作吃食摊上的各样吃食。
  曹氏和陈氏妯娌两个学的认真,上手也颇快。
  趁着这个时候,夏明月对夏记吃食摊的产品进行规划调整。
  对凉皮凉面做了下架处理,取而代之的是先前备受欢迎的小馄饨和面条,基于烧饼做的时间已经够长,夏明月决定这段时日暂停制作,而是开始上先前试验过的柳叶蒸饺。
  而面条里,夏明月又增加了一个卤子,蘑菇炖鸡块。
  整鸡斩剁成小块,与切得碎碎的各种蘑菇丁一并炖煮,做成汤汁鲜亮,味道醇厚浓重的红烧口味,与筋道滑弹的手擀面配到一处,再加丁点香菜点缀,吃起来可谓可谓过瘾。
  所有的面条卤子皆是晨起现打,搁在炭盆中煨着,可以一直保持卤子的热度却并不会完全沸腾,肉块不会因此而过于松散,反而因为一直加热让鸡肉块和蘑菇越发入味,吃起来滋味更好。
  等夏记吃食摊的产品调整完毕,且曹氏和陈氏彻底接管了西大街的夏记吃食摊时,已是到了九月上旬。
  早晚天气的凉意越发明显,甚至变成了寒。
  要紧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中央厨房这里也因为人手的增加重新进行了分工,所有人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夏明月没有那般忙碌,便开始琢磨着做点新吃食出来。
  而这样寒意十足的天儿,最适合吃的,莫过于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属于云南地方小吃,源自蒙自,更因书生的妻子为书生经过一座桥到湖中亭子送饭时无意发现的以鸡汤烫食鲜肉片和米线的吃法得名。
  其配菜原料更是十分丰富,大大小小层层叠叠,花花绿绿,林林总总的各样食材,与米线一并倒入热气腾腾的鸡汤之中,滋味丰富却并不丧失本身的美味规则。
  单是想想,夏明月已是觉得馋虫外涌,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一应食材。
  而想做出来一碗美味的过桥米线,夏明月首先需要做米线。
  粘米粉、澄粉、芡粉一并混合在一起,以开水和些许的植物油脂来和面,揉成顺滑的面团。
  再用压饸饹面的架子,将面团压成粗粗的线条,落进水开沸腾的锅中,待煮熟后快速捞出入凉水浸泡,以确保米线的Q弹口感。
  待米线完全放凉,便可放碗中备用。
  做好米线,夏明月便开始炖煮过桥米线所需要的灵魂——鸡汤。
  选用肉质肥厚的老母鸡,加水、葱、姜、胡椒粉等,大火烧开,小火慢炖上一个时辰,直至鸡肉软烂,汤头清澈且表层漂浮着一层淡黄色的鸡油,方算炖好。
  趁着炖煮鸡汤的空挡,夏明月开始准备其他配菜。
  新鲜的绿豆芽,薄且韧的千张豆皮切成半寸宽的条,里脊肉切薄片,韭菜切成一寸来长的段儿,煮熟的鸡胗切成薄薄的片……
  为确保过桥米线的正宗,夏明月特地在街上寻来了几枚鹌鹑蛋,甚至买来了一盆菊花。
  看着夏明月端着菊花回来,众人皆是有些不解。
  尤其吕氏低声跟江竹果嘀咕,“你夏姐姐不是正忙活着做什么米线么,怎么还买了一盆菊花回来?”
  “这个时候,菊花的确开的正好。”江竹果猜想,“或许,是夏姐姐觉得家中单调,所以想买盆菊花装饰一下吧。”
  家里现如今一应物件都不缺,的确是缺了些花花草草什么的。
  家中院子里头栽种的,也是各种菜蔬而已。
  “大约是这样?”吕氏话音还没落地,便看到夏明月拿了剪刀,直接摘下了两朵菊花下来。
  吕氏,“……”
  就说嘛,素日没见弟妹喜欢什么花花草草的,这菊花买来大约也是做菜用的。
  等等,做菜?
  用花……
  做菜?
  吕氏眼睛瞪得更大了一些。
  在场的所有人,皆是面面相觑,只看着夏明月在那欢欢喜喜地忙碌。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夏明月将所有的东西端上了桌,招呼所有人来吃米线。
  众人皆是不曾吃过米线,更不曾见过,见夏明月招呼,皆是围到了桌前落座,但在发觉所有人跟前并不见热气腾腾煮好的米线,反而是一小碗一小碗凉米线,还有一碟子一碟子的生肉,生鹌鹑蛋,菊花瓣,生韭菜等物件时,越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怎么吃?
  直接吃生的吗?
  是了,先前到是听旁人提及过,说是有些地方便是吃生食的,像那刚钓上来的鱼,直接片了片,就可以往口中送。
  还取了个挺雅致的名字,叫做什么鱼生。
  且这样的吃法,还很受达官贵人的欢迎,直说滋味鲜美。
  第141章
  伤痕
  想来,今日夏娘子也是想让她们尝一尝富贵人家的吃法吧。
  众人犹豫,却又在各自的眼神交流中纷纷点了点头,手中的筷子,伸向了那些碟子。
  生肉实在有些接受无能,不如先吃根生韭菜。
  到底是夏娘子费心做的吃食,必须得捧场!
  而夏明月看到众人犹犹豫豫的,抿嘴笑道,“大家是头一回吃这过桥米线,我先教大家如何来吃。”
  说着话,夏明月将自己跟前大海碗上扣着的碟子给拿开。
  鸡汤的香气顿时涌了出来,但因为鸡汤上头飘着一层鸡油,锁住了鸡汤原本的热度,此时并不能看到多少热气冒出。
  夏明月一边叮嘱大家小心鸡汤烫,一边开始演示过桥米线如何放各种食材。
  相比较一股脑将所有食材都放进去而言,这般按着顺序一一放入,能够最大程度确保食材的鲜美滋味被激发出来。
  且蒙自过桥米线,更为每一步都取了十分吉利的名字,以求讨个好彩头。
  一蛋富贵,二如来运,三清叙道,四季花开,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分别对应的是鹌鹑蛋、里脊肉片、韭菜段(各种青菜)、菊花瓣、豆皮和豆芽菜、鸡胗片(熟肉类)、油辣椒(寓意红红火火)、米线、扣盖子静等、食用。
  待一应东西尽数放进海碗的鸡汤中,等上半盏茶的功夫,便可开吃。
  而此时,一海碗拥有着各种食材的过桥米线,色泽丰富,香气亦是越发浓郁,令人食指大动。
  而其中里脊肉片鲜嫩爽滑,豆皮清香十足,韭菜辛香,米线筋道弹牙,汤底更是滋味丰富,喷香十足……
  这一碗过桥米线下肚后,只觉得浑身上下,五脏六腑,皆是十分熨帖,舒坦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