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作者:
茶暖 更新:2025-04-06 12:08 字数:3731
这会儿天热,地里头的庄稼长得慢,连草都被晒得不咋长,地里头活不多,孩童们每日最多就是帮着打打猪草,捉捉虫子喂鸡。
但这两样活对于孩童们来说成就感并不强,且不做会被骂,做了却没什么奖励。
让他们去摘小灯笼就不一样了,摘得东西能换钱,无论是自己攒下来还是交给家里头,都是成就感满满,还会被夸能干会赚钱。
且何顺子现如今给德馨苑供菜蔬鸡蛋,时常在附近几个村子走动,召集一些孩童去采摘小灯笼换钱,不是难事。
“别管了,这事儿交给我就是,保准过几日便给夏娘子送去一大筐。”何顺子将这件事揽了下来。
“那谢谢顺子叔了。”兄弟两个人兴冲冲道谢。
“客气,都是小事儿。”何顺子笑眯眯地道,“不过你们先跟我说一说,夏娘子找这小灯笼,是不是又要做什么稀罕吃食了?”
“这个真不知道,夏婶婶没说。”兄弟二人如实回答。
不过看夏婶婶那一门心思想找寻到这小灯笼的模样,应该是要做十分重要的吃食。
这样。
何顺子直起了身。
那就等来送这小灯笼的时候问问夏娘子,倘若真的是稀罕吃食的话,就厚脸皮问夏娘子买上一些。
这段时日时常送去德馨园的一些吃食,福管事等人赞不绝口,对他也是格外照顾。
吃人嘴短嘛,往后他得好好把这些人给哄好了。
何顺子还有别的事,便没有多呆,赶着牛车离开。
赵大虎和赵二虎则是兴冲冲地回去跟夏明月汇报找寻假酸浆籽的结果。
夏明月对于能够如此顺利找寻得到假酸浆籽的事也颇为欣喜,将赵大虎和赵二虎结结实实夸了一顿,喊他们来吃刚做好的凉虾。
将大米磨成的米浆混上一点澄清的石灰水,煮熟煮粘稠,用漏勺将熟米糊漏进盛装了凉开水的盆中。
米糊一滴一滴的从漏勺中漏出,进凉水中便定了型,成为一个个白胖白胖的水滴,看上去如同一个个剥了壳的虾米。
凉虾也由此而得名。
做好的凉虾浸泡足够时辰,期间换上两次水,确保凉虾被水镇的足够凉,盛入碗中,浇上冲好晾凉的红糖水。
水凉而甜,凉虾Q弹,嚼起来脆脆爽爽,十分好吃。
在这样炎热的三伏天儿中,吃上一碗凉丝丝甜津津的凉虾,只觉得浑身的暑气皆被赶跑了一般,浑身上下都透着舒爽。
赵大虎和赵二虎本就是从外头跑回来的,热的浑身都在冒汗,这会子一碗凉虾下肚,只想高呼一声爽快。
且一碗觉得不够过瘾,只伸出碗来,要求再来一碗。
夏明月怕两个孩子一下子喝太多凉的会激着,只一人给添上了一小勺,剩下的,要他们晚些再喝。
赵大虎和赵二虎应下,也不再去要,只帮着夏明月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杂事,但这一双眼睛却是时不时地瞥向盛装凉虾的木盆。
想吃。
一大碗!
不,是两大碗!
如果可以,三大碗也不是不可以。
他们可以不吃晚饭的……
经过一段时日接连不断地学习,宋氏和丁泉二人已是将基本技能学了个差不多。
而他们开吃食摊位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基本到位,可以开始营业。
延续上次宣传姜二牛摊位的办法,夏明月开始持续向客人推荐夏记金丘县城南大街分店。
且为确保这个分店开业时的质量,夏明月特地在开业当天晨起去了一趟丁泉和宋氏家中,指导了一番。
产品过关,丁泉素日有做生意招揽客人的经验,南大街分店开业当日的效果,与姜二牛开业当日一般红火。
但如姜二牛当时开分店一般,为前期确保没有纰漏,丁泉和宋氏也坚持了前期少量的原则,并不贪多。
夏明月见状,对丁泉和宋氏夫妇这里也颇为满意。
但夏明月很快也皱起了眉头。
姜二牛那的北大街分店生意越来越好,要的货数量增加,丁泉和宋氏这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会逐渐增加要货量,而作为中央厨房的夏明月这里需要准备越来越多的货。
再加上要经营西大街这边的吃食摊……
即便有赵大虎和赵二虎兄弟两个人的帮忙,也忙的有些脚打后脑勺。
需要增加员工!
夏明月和吕氏开始找寻合适的人手,甚至将招工的风撒了出去,希望一些想找活且能干的人能够毛遂自荐。
就在夏明月将招工消息撒出去的第二天,有人陆续上了门。
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不认识的。
有未出阁的,年岁跟江竹果差不多的大姑娘,也有刚刚结婚不久,孩子已经不必喂奶的小媳妇,更有家中子女皆已长大,需要多赚些银钱给儿女操持婚事的大婶,甚至有头发已经泛了花白的大娘。
夏明月和吕氏挑来选去,又打听了一下对方的人品和家庭状况,暂且先定下来了一个。
姓周,丈夫早些年在军中打仗丢了性命,家中有一个六岁的儿子,还有一个八岁的小姑子,皆由公婆帮忙照看。
第85章
冰粉
周氏性子温和,做事麻利,勤快干净,家中公婆也是十分明事理之人,夏明月试用了一日,觉得周氏上手颇快,便将其留了下来,每个月先按照四百文来开,待一个月后涨到五百文,再将第一个月的一百文差额给补齐。
周氏对于这个工钱数量十分欢喜,做事也十分尽心尽力,每日皆是晨起天不亮便过来,到了傍晚天擦黑才走。
夏明月对周氏也颇为满意。
到了末伏,夏明月种下了白菜种子。
而先前种下去的萝卜和芥菜种子已是开始发芽,长出了细嫩的苗。
夏明月将长得密集的苗间了一间,而间下来的苗也没有浪费,只择掉根部,淘洗干净,配上葱蒜和辣椒油,拌成了清脆爽口的小菜。
晨起或者晚上喝粥的时候来上一盘,清爽下饭,在这炎炎夏日里别有一番风味。
等萝卜苗和芥菜苗吃差不多时,何顺子来了。
带了一小筐的假酸浆籽来。
酸浆籽颗粒小,何顺子怕露,在里面套了布袋。
夏明月看着那堆的老高的棕色小颗粒,眼睛亮成了小星星,“劳烦何大哥。”
说着话,夏明月便要付钱。
而且比先前打算给的钱多拿了一些出来。
这假酸浆籽,实在是比她想象中的难得许多,价格得符合付出的劳动才行。
“夏娘子客气。”
面对夏明月给的钱,何顺子连连推辞,“这钱我不收,但想从夏娘子这里讨上一些这小灯笼做出来的吃食,不知道夏娘子是否同意?”
“没问题。”夏明月满口应了下来,“不过这吃食需得吊在井中冰上许久,何大哥可以明日晨起一早来拿,到时候带上瓦罐来,我多给何大哥装上一些。”
“好嘞。”
何顺子连声应下,赶着牛车离开。
而夏明月则是开始忙碌。
先过了一下筛子,去除掉其他杂物,而后将假酸浆籽快速地过水洗掉表层沾染的灰尘,接着放到布袋子里面,用凉白开浸泡一盏茶的功夫,便可以开始搓冰粉。
揉搓时力道要均匀,且不能急躁,需得慢慢地攥着布袋,尽可能地将假酸浆籽中的胶质全部揉搓出来。
随着夏明月双手的不断搓洗,盆中的水开始变得粘稠且产生大量细小且绵密的气泡,搓洗的时间越长,水也越来越粘稠,气泡越来越多。
直到感觉到布袋中的假酸浆籽已经不再有黏性,夏明月这才停下来,将盆中的冰粉过了一遍筛子,滤去漏网的杂质还有从布袋中跑出来的假酸浆籽。
略点上一些澄清的生石灰水,搅拌均匀,倒入瓦罐后吊入井中,达到冷藏效果。
待晚上吃完晚饭后,夏明月将瓦罐拔了上来。
舀上一大铁勺,用铁勺简单划拉成小块,浇上下午熬好且已经放凉的红糖汁,撒上一点花生碎,白芝麻,夏明月还特地往里面切了一点下午从庄户手中买来的西瓜。
做好后,夏明月特地请了吕氏一家三口一起来品尝。
冰粉透亮,有了红糖水和西瓜的点缀,即便是在月光下看,也觉得赏心悦目,好看无比。
其口感Q弹滑嫩,冰甜爽口,花生碎和白芝麻点缀出来的香浓让后味层次丰富,而那西瓜的甘甜,越发增添了清爽之感。
一口下去,感觉此时已经不再是夏日,而是带着丝丝凉意,舒适无比的秋季,晚上睡觉时都不必铺了凉席的。
“这跟凉虾一样好吃呢!”
众人连声感慨,且说话间半碗冰粉已经下肚。
看着瓦罐中此时空空如也,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放缓了吃冰粉的速度,尽可能长时间地去感受这难得的美味。
“弟妹,这吃食叫什么?”吕氏问。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