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作者:
茶暖 更新:2025-04-06 12:08 字数:3721
夏明月翻看了一下,果然见那粽子叶个个都宽厚完整,颇为干净。
但……
“有竹叶子吗?”比起芦苇,夏明月更喜欢竹子的清香。
“没有……”后生顿了顿,又道,“你若是想要,我可以去摘,不过竹子叶小的很,包粽子怕是不成吧。”
金丘县地处北方,虽并不缺少,但温差并不会有大面积的竹林,能够生长的竹子大都细且叶子短小。
的确不太适合包粽子。
“那你这里卖新鲜竹竿不?”夏明月又问。
“我……可以卖。”
野生竹林没主,去砍上几根就是,都是赚钱,卖粽子叶是卖,卖竹竿也是卖,没什么区别。
后生当下决定要揽住这门生意,“这位娘子想要多少根竹竿?”
“先要上三四根,大概这么粗细的就行。”夏明月将拇指和食指扣在一起,大致比划了一下尺寸,“不过得干净完整,个头均匀的,枝杈去掉,只要中间的那截。”
“成。”后生连连答应,“不过咱得提前说好,这竹子得现砍,还得运到这里,一根竹子至少得要十文钱的,若是少了便划不来。”
他现在卖粽子叶,一天也得赚几十文的。
砍竹子更辛苦一些。
“成。”夏明月没还价,“若是竹子合适,往后我再多要一些。”
“好嘞。”后生见是还是个大活,忙不迭地应下。
两个人商议好竹子明儿个半下午给送到家里,夏明月暂且先买上了一些粽子叶,又去粮食铺里买糯米等物。
夏明月到家时,江竹果和吕氏已经洗刷完了碗筷,准备第二日要用的东西。
“弟妹可算回来了。”吕氏看到夏明月,略松了口气,“一直不见弟妹人影,只当是遇到什么事儿,刚想让大虎二虎去寻寻你。”
“路上碰到个崴脚的大娘,送她回去花费了些功夫。”夏明月解释,“方才回来时又去粮食铺子那里买了些糯米,红豆还有蜜枣回来。”
“夏姐姐这是打算要包粽子?”江竹果抿嘴笑问。
“没错。”夏明月点头,“不过许久没有做过粽子,还得先试试手才行,不知道做出来的好吃不好吃。”
“肯定好吃。”吕氏补了一句,“说起这端午节了,得赶紧寻点布头,找点花线出来,对,还得去买上一点香料。”
端午节,要挂香包,手腕上戴五彩手绳,门口要挂艾叶,要吃粽子,吃蒸熟的整个鸡蛋,吃蒸熟的整颗蒜头。
吕氏掰着手指头盘算起来,“明日得了空我便去街上寻一寻艾叶,刚好弟妹这里蒜头也不多了,我一并都给看一看。”
第46章
粽子
“我明日和张郎君他们约好下午去写字据,嫂子就帮我一并买了回来吧。”夏明月想了想,道,“蒜头多买一些,若是有独头蒜最好。”
“交给我就是。”吕氏满口应下,“弟妹忙着做生意,怕是做香包也不得空,我多做几个,给你和竹果戴。”
对自己的针线女工,吕氏还是十分自信的。
“那就麻烦吕嫂子了。”江竹果没想到吕氏还惦记着她,受宠若惊,连声道谢。
煮红豆,做豆沙,淘洗糯米,浸泡凉水,蜜枣去核,煮粽子叶……
在次日一大早时,夏明月便将粽子给包了出来,且尽数下了锅。
煮熟后也不捞出,只让粽子在锅中泡着,直到午后收摊回来,才开始往外捞。
此时的粽子,已经因为浸泡了足够长的时间,吃起来口感足够软糯,甜香味也更加浓郁。
豆沙碾得够细腻,糖放的足量,吃起来甜滋滋糯叽叽的,豆香味更是十足。
蜜枣的粽子蜜枣极为切的碎碎的,充分和糯米混在一起,让甜丝丝的滋味均匀分布到粽子的每一处,吃起来每一口皆是枣香十足,亦不会有整颗蜜枣的黏腻缺点。
且放置了大半日的粽子有些发凉,在这样有些发热的天儿里头吃上几个,只觉得是既好吃又舒坦。
夏明月所做的粽子得到了江竹果等人的一致肯定。
赵大虎和赵二虎甚至将煮粽子的水都喝下了半锅。
粽子叶包粽子前都仔细洗干净且煮过,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水,既有蜜枣和豆沙慢慢渗出来的甘甜,又有糯米的醇香,还有粽子叶独有的清香,更是放的足够凉,喝起来只觉得好喝又解渴。
若不是惦记着剩下的粽子还得粽子水泡着才能好吃,他们两个真想将剩下的那半锅粽子水一并都灌到肚子里头去。
晌午的饭是用粽子来代替的。
就连乌金也得到了两个粽子。
只是这粽子虽然好吃,对于狗却并不太友好,多少有些粘牙粘嘴,以至于乌金吞下去两个粽子后,花了许久的时间疯狂舔舐嘴巴和牙缝。
只舔的满嘴牙齿都是白花花的,在日头底下泛着亮亮的光。
下午,夏明月按照和张明义与范平阳约好的时间去县学,走的时候叮嘱江竹果和吕氏接收下午送来的竹子,顺手带上了一些粽子。
一路到了县学,时辰刚刚好,张明义和范平阳已是在门房等候。
二人已是准备好了纸张笔墨,一人一份,一同书写,这样写成后便是一式两份,节省时间。
夏明月见状便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寒暄,直接叙述内容。
在现代社会时夏明月接触过许多规范的正式合同,此时拟写这样的简单协议字据也是手到擒来,只将各项条款一条一条地顺序说出。
张明义和范平阳两个人同时一条一条地写。
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后,二人同时写完,吹了吹上头的墨渍,而后又给夏明月读了一遍,算是核对。
夏明月仔细听了听,确定二人所写皆是方才她所说的后,赞许点头,“一字不差。”
二人见状松了口气,却也互相看了一眼,眼底泛起些许疑惑。
张明义大着胆子试探性询问,“夏娘子当真没有读过多少书,不认得多少字?”
“正是。”夏明月回应。
她从原主那接受的记忆不多,除了家中都还有何人还算有印象,其他的记忆大多模糊,至于书本知识这块也是少之又少。
而对夏明月本身而言,这里的书她的确没有读过,而这样复杂的古字,她着实认的不多,这样回答应该也不算撒谎。
夏明月如是安慰自己。
“是有什么不妥吗?”夏明月问。
范平阳笑了起来,“夏娘子见谅,只是我们从前也给旁人写过这样的字据,不过大多是旁人说罢意思后,再由我们归纳书写,像夏娘子这般没有读过书却又能将这些一条不落的尽数说出,且语句字词颇为通顺,不需要再润色修整的,夏娘子还是第一人,所以我们有些好奇,并无旁的意思。”
原本他们准备了许多纸张,为的便是若是需要增添语句和修改时重新写,但眼下除了这张以外,旁的都没用上。
“先前家中也做些小生意,父亲也时常与人订立各种字据,我虽不认得多少字,却时常听父亲提及,耳濡目染,倒也知道许多。”
夏明月随便编了个理由,“幼时家中附近还有个私塾,我儿时时常在附近玩耍,也时常听夫子和学子们读书,也是受益良多。”
“原来如此。”张明义和范平阳恍然大悟。
也就是说,夏明月属于那种能说能听,却是认写有限的人。
但即便如此,也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至少说明她是个聪明人。
不过这话说了回来,倘若不是个聪明人,又怎会将吃食做的这般好,还这般会做生意呢?
二人再次笑了笑。
字据书写完,夏明月拿出了钱袋,“不知外头行情如何,这些只算我的一点心意,二位莫要嫌弃。”
笔墨纸张在此时颇为昂贵,夏明月没有小气,钱袋子里面也准备了五六十个铜钱。
“夏娘子客气了。”张明义和范平阳连连推辞,坚持不收,“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素日里也没少受夏娘子照顾,此时好不容易有了能够帮夏娘子的机会,我们二人也是求之不得。”
“银钱之事,休要再提,不然我们要被县学中的人笑话了。”张明义强调了一句,“夏娘子也体谅一下我们二人。”
平日里额外的豆沙饼,夏明月确实是没少给。
见二人说什么也不肯收下来银钱,夏明月便将准备好的粽子送上,“那算我承二位一个情,这是今日新包的粽子,没什么特别之处,还算能够入口,还望两位不要嫌弃。”
“夏娘子说笑了,夏娘子做的吃食,必定是极好吃的,何来嫌弃之说。”
简直是求之不得呢。
范平阳也更是点头,“是啊,夏娘子的好意我们便不客气了。”
说着话,又看着清香十足的粽子,范平阳当下便有了剥开粽子叶直接吃上一个的冲动。
第47章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