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
锁乐 更新:2025-04-06 11:56 字数:3522
三人回到彭尚意院中,她让新买的两名婢子给二人沏了茶,倒苦水般说:“前几日六娘寻我特意说了曹姑母只叫我做做样子便罢,届时曹家厨人会在旁辅助我。偏我阿娘不肯放过我,日日要捉我去练习厨艺。”
六娘便是曹家六娘,是尚意未来的小姑,曹六娘所说的话自然是她阿娘授意的。曹家对彭尚意颇为中意,曹夫人也是个和蔼的性子,断不会在“试厨”上刁难新妇。
听了曹六娘的话,彭尚意心中偷偷窃喜了一番,对待家中厨人的教导愈发偷懒耍滑。
谁料彭夫人知晓后对待彭尚意的教导愈发严格起来,她道:“曹夫人疼惜你,你需记得这份情义。曹家儿郎多,若你阿姑厚此薄彼将来你与妯娌越发不好相处。是以曹夫人让六娘传了话,你不但不能松懈,反倒要做得出色,教旁人挑不出错来。”
柳四娘道:“你阿娘话也在理,不说曹家,我家中亦是如此。”
彭尚意抻着下巴道:“哎,叫我下厨还不如让我去赢一场马球。”
柳四娘闻言笑了起来,她对庄姝道:“你瞧,我早说她宁愿去跑马也不愿下厨的。”
彭尚意啐她:“你如今是看起我的笑话来了。”
柳四娘揽着她的肩道:“哪里的话,我是来给你下帖子的。喏,下月初三我家中设宴,请你去吃酒。”
“你生辰还未到呀!”
庄姝道:“是四娘小侄子满月。”
“原是如此,你二嫂嫂生了。”
“正是。”
庄姝从彭家回府,在王府门口正遇见穆竣左逸二人。
穆竣自回凉州后便与彭尚武一道入了军营历练,时至今日,他们已有月余未见面。
庄姝在雁远的搀扶下踩着小杌子下马车,便见穆竣与左逸二人在说话。
他似乎也察觉到庄姝,朝她马车方向望了一眼,随后又与左逸交代几句话。
待左逸牵马离去后,穆竣仍站立不动。
直至庄姝走了过去,他才迈开步子。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府,眼看是避不开了,
庄姝轻福了一礼,唤一声“世子”。
穆竣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之色,轻轻他嗯了一声,然后疾步往王妃院中走去。
雁远问:“娘子,咱们先去王妃院中吗?”
“不。”庄姝道:“先回院,待我更衣后再去给王妃请安。”说着二人便走向另一方向。
王妃院中。
穆竣一月未归,今日一回府便去给王妃请了安。
王妃自然留他在院里用饭。
穆竣这些日子都待在军营中训练,短短月余他脸上少年的稚气已被磨去。
王妃望着他愈发瘦削坚毅的脸庞满是心疼,与他用饭间细细问了他在军中的情况。
饭后,王妃将两张聘礼单子拿来让他看。
穆竣并不上心,只潦草地望了眼道:“有阿娘与礼官定夺我很放心。”说着,他将聘礼单子又递还玉芙。
玉芙捧着锦盒,穆竣却见里面还有两张,不免疑问:“四张聘礼单子?”
玉芙脸上一僵,笑道:“聘礼是方才世子看过的那两张。”她接过世子递来的单子,将聘礼单极快地收回锦盒中。
穆竣察觉异样,便问:“另两张是何物?”
玉芙为难地望着王妃,见穆竣脸上起了薄怒,忙跪了下去。
“那是我为阿姝准备的嫁妆。”王妃语气淡然,“你的聘礼已定,我也为阿姝添置了一些嫁妆。”
“阿娘。”穆竣十分艰难地唤了一声,他不敢看向王妃,生怕眼中会流下不争气的泪来。
王妃从锦盒中拿出两张为庄姝的嫁妆单子,道:“你们一贯要好,不若你看看阿姝的嫁妆,若是有什么欠缺,也可再添补。”
这话无异于往他心中扎下的一把刀子。
穆竣一言不发,玉芙捧着锦盒跪地亦不敢有动作。
静默片刻,穆竣起身对王妃做一揖,随即转身,一头扎进了黑幕之中。
第32章
水灾世子不顾王爷王妃的阻拦要去城外……
“今年雨水怎么这么多?”柳四娘踏上石阶忍不住抱怨一句,身后婢女收了油纸伞,哗啦啦的水流便顺着伞尖流到地上形成一条长长的深色的印子。
柳四娘进了屋,庄姝和彭尚意正对坐打双陆。
四娘道:“也不知这雨要下到几时?你们倒坐得住,我手痒,早就想去打马球了。”
庄姝双手捧着骰子笑道:“看这天还得下几天,你且安心待在家中吧。”
柳四娘从门外望去,只见屋外雨水倾盆落下,石阶两旁的绿树已被雨水打成暗绿色,山上一团团的白雾聚在一块望不到头。
这雨果真是一时半刻停不了。
彭尚意接话道:“我阿兄道他们军营中已派了人去河道口开河,说是要将河水引出去,就怕洪水会泄到城中。”
柳四娘不禁咂舌,“今年雨水竟这么严重?”
“我阿娘说凉州从未遇到过这般大的雨,又连下了数日,城外许多庄子都淹了。”尚意道。
二人说着话,庄姝思绪却有些飘散。
昨日在府上听说世子不顾王爷王妃的阻拦要去城外挖渠泄洪。
王妃因此气得吃不下饭,今日一早又犯了头疼。
听尚意说起才知原来城外情况已经到了如此糟糕的地步。
柳四娘双手一合,祈求道:“还望这场大雨快快停下才好。”
“哎,如今我们凉州情况还不算差。五郎二哥三月去了趟万州,写信回来道淮南道与江南道各州都患水灾,朝廷已经派去了好几批治理水灾的官员,他怕在外会遭遇不测已经启程回凉州了。”
淮南道与江南道于她们来说自是十分遥远,不过彭尚意此话倒不假。
今年开春各地连绵不断降雨,四月江南各地便为防洪做了预备。
果然不出所料,五六月雨水不断,城内城外水位迅速涨高,多地百姓为了逃避水患,只得远走他乡。
圣上派了赤北侯担任都水监南下治水,如今已有成效。
同年八月,太子大婚,大赦天下。
此时平阳王府前去京都送聘礼的一众人也回了凉州。
王府院中婢女玉芙将一封来自京都栾四娘的信件交到长琴手上,说是信使随行一道回了凉州,托人将这封信送进王府,便到了王妃手上。
长琴接过信,对玉芙道声谢,很快回了院中将栾蘅的信交给庄姝。
雁远同长琴立在一侧,见庄姝展开信纸,脸上一会儿是喜色,一会儿又蹙紧了眉头,最后幽幽叹了口气。
两人不免心生好奇。
庄姝看过信后将信交给长琴,让她找个匣子装起来。
长琴应了。
庄姝起身去了案桌,让雁远拿来信纸,长琴则在一侧研墨。
庄姝提笔欲给栾蘅写一封回信。
栾蘅信中提到好几件事。
一是谢娘子如今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栾府上下都为之高兴;二是栾二哥婚事已定,将要迎娶的是吕家二娘,这倒令庄姝颇感意外。
信中还提到户部侍郎府中的周三娘子已同赤北侯府中的李六郎定下婚约,不日便要完婚。
庄姝不由想到那日阿蘅生辰,她在栾府无意听到栾二哥与周三娘子的谈话。栾蘅在信中并未多言,可她将这两件事一并告知庄姝,想必她心里也有诸多感慨。
最后栾蘅道近来家中好在为她议亲,若无意外,家中恐怕会替她定下安远侯府的孟大郎。
栾蘅对她的婚事只写下寥寥数笔,庄姝看过信后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她坐在案桌前,数次提起笔,写了几行却又觉不对,将信纸揉成团丢在书案上。
不多时案上已有四五团废纸。
雁远与长琴对望一眼,俱不敢言。
眼看蜡烛烧到底,雁远才不得不开口:“娘子不若早些歇息,明日起来再给栾娘子回信?”
庄姝心下乱得很,想来自己也要时间平复心绪,遂点了头。
翌日却由不得庄姝给栾蘅写去回信。
一早长琴拎着食盒回庄姝院中,只见两名婢女带着郎中直奔王妃院中,身后几个婢女小厮亦乱得没有章法。
她抓住其中一个小婢女问话,才知昨夜城外发了涝灾,世子所在的军队驻扎在城外,如今城外危及,世子又无音讯,王妃闻讯便病倒了。
小婢女口齿伶俐,继续道:“如今城内亦有积水,王爷去了军营,方总管传王爷的令,要王府众人简单收拾行囊,女眷们先往福鼎寺避一避,待城中退了水再回城。姐姐还在此处?想必庄娘子院中已有人去传话了,姐姐快些回院吧。”
小婢子话音刚落,长琴便跑了起来。
长琴回到院里,阿福忙迎了上来,接过她的食盒将方才传话婢女地话复述了一遍,果然同那小婢女说的所差无几。
长琴一面点头,一面往庄姝房中走去:“娘子东西可收拾好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