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者:
锁乐 更新:2025-04-06 11:56 字数:3539
长公主这番话倒叫庄姝臊红了脸,便也只好笑笑:“殿下谬赞了,阿姝不敢当。”
长公主并不掩饰对她的喜欢,直说:“这丫头我是真喜欢,若是托生在我家就好了。”
众人俱都吃了一惊,要说若是看中庄姝,有意结亲也罢。
如今这番话可见长公主恨不得拿她当女儿,对她倒是真喜欢。
一时,众人目光都不由落在庄姝身上。
庄姝登时便觉如芒在背,便道:“阿姝感恩殿下厚爱。”因想起了早逝的阿耶阿娘,庄姝回话时竟有些想要落泪。
瑞康长公主拍了拍她的手,长乐郡主也听明白了,她抬眼看了眼庄姝,不明白阿娘为何对这个小娘子如此喜爱。
便有些吃味地喊了一声“阿娘”,瑞康长公主将她揽住:“怎的?莫非还嫌阿娘不够疼你。”
这时又有婢子来禀,庆王妃来了。
在座众人便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庆王妃身上。
来人身着披枣红大氅,着一件宝蓝交领团花襦与石榴裙,头梳云髻,插玉兰花簪与金色面梳。
进了屋内,婢子替她脱去大氅,露出纤细修长的身形。
单论相貌庆王妃并非绝色,单薄的五官稍显寡淡,可她一双眼睛又生得极好,狡黠灵动之中又蕴含几分不易捉摸的妩媚,便是旁人学也学不来、
说起这位庆王妃,倒是位神秘又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庆王名唤李琮,是圣上幼弟,今年不过二十又八。
李琮年少在京中出了名的风流倜傥,因其长相俊美又使得一手好丹青,引得京中无数小娘子为他折腰。
奈何他成日混迹在平康坊内的画春楼中,最爱执笔为红颜,又放言此生只做风流人。
这般行径,令言官颇为不喜。
直至及冠,李琮仍未娶妻,皇后和瑞康长公主替他张罗了数次,皆被他搞砸了,气得二人不愿再插手他的婚事。
原以为庆王这一生便如此般浑过。
谁知三年前李琮忽然改邪归正,特入宫请旨求圣上赐婚,他要娶之人便是如今的庆王妃。
圣上当他醒悟,便笑眯眯问要娶之人是哪家的小娘子,庆王规规矩矩答:“婉娘是青州人士。”
圣上一听是青州人,皱眉,有些不满。
皇后在旁扯了扯圣上衣袖,圣上随即想到幼弟往日作派,有所妥协,便又追问其家世。
庆王见圣上与娘娘皆是好说话的模样,便叽里呱啦讲了一通。
圣上听完才知这婉娘市井出身,且是二嫁之身,顿生不满,不肯赐婚,拍案怒道:“你当婚姻是儿戏?”
庆王忙跪地磕头道:“臣弟不敢。”
第一次求旨赐婚被拒,庆王倒也不沮丧,收拾收拾出了宫。
未过几日他又进宫请旨赐
婚,再遭拒绝。
如此往复,圣上也被他弄得不胜厌烦。庆王倒也识趣,旋即改变策略,求到皇后跟前,就连瑞康长公主府也跑了数趟。
瑞康长公主原以为十一郎是想给他的王妃一个体面才不厌其烦地入宫请旨。
待她派了人去查,才知原是那位婉娘不愿嫁他。
如此,他只能霸王硬上弓。
瑞康长公主当即传信到了宫里,皇后知道了,也不再替他说话。
原以为庆王不能得逞,过几个月便就能歇了心思,谁知这次所有人都猜错了。
许是精诚所至,那位婉娘后来被他感化,遂同意嫁入庆王府。
这一年圣上也知道了二人的事,庆王再次问他可是想清楚了,庆王道:“臣弟此生非婉娘不娶。”
圣上便也不再为难,下旨为二人赐婚。
庆王婚后倒真是脱胎换骨了,莫说画春楼,便是平康坊都甚少再踏足。
“听着倒像是个写出来的故事。”
“正因如此,庆王与庆王妃之事才在京中广为流传。不过庆王妃极少露面,大家对她便愈发好奇了。”
栾蘅将庆王与庆王妃之事说给庄姝听,庄姝听得连连咂舌。
二人正坐房内闲聊。
栾蘅肚里总有许多话要说,庄姝也是位好听众。
正欲继续往下说,院外婢子步履匆匆,又有些嘈杂的动静。
庄姝探身问候在外间的雁远,“外面可是出了什么事?”
雁远也不知,正要出去打探,阿福已跑了过来。
“是长乐郡主出事了。”阿福大喘一口气继续道:“长乐郡主原本在后院玩耍,婢子们稍不留神,郡主就不见了。”
庄姝与栾蘅得知此消息便也出院寻找。
庄姝院子离后院最近,她带着雁远和长琴同栾蘅分散寻找,王府其他婢子与家奴也都四散开来。
因长乐郡主身份贵重,众人不敢懈怠,一面有婢子去前院禀报,更多的人得了消息便都沿着后院找寻起来。
庄姝问了跟随长乐郡主的婢女,得知因长乐郡主说要吃山枣糕,特地遣了她和另外两名婢女去取。
“婢子原不敢离去,郡主却道云秀和云芙不知道郡主的口味,要婢子也跟着去。郡主告诉婢子她在原地等候,婢子这才敢离开。不承想,婢子们回来郡主却不见了。”
说话的婢子叫云犀,是长乐郡主的贴身婢女。
三人中惟有她还算镇定,能将这番话说清楚,其余两人已吓得软倒在地。
长乐郡主是长公主的掌上明珠,三人都不敢想若是郡主出了意外,她们三个即便是搭上性命也不够。
三人齐齐跪下,另两人更是泣不成声。
庄姝听了这番话又问云犀:“郡主吃食一直是你在掌管吗?”
云犀不假思索道:“婢子负责郡主院中一应事务,吃食平日都由云秀掌管,不过郡主这几日胃口不好,总要婢子劝着才肯进食。”
“你的意思是说,平日即便是取吃食,也并非一定要你去取?”
云犀点头称是。
庄姝心中有了计量,见三人都惊惧不已道:“你们快起来吧,问罪事小,眼下找到郡主才是紧要。”
三人知道庄姝说得有理,可一想到今日之事的后果,便又都觉手脚发软。
庄姝道:“长公主殿下并非是非不分之人,找回郡主或可减轻你们的处罚,若是郡主真出了差错……不肖我说你们也知道后果。”
闻言,三人撑地而起。
庄姝示意,雁远和长琴便上前将三人扶了起来。
话毕,她便带着几人寻着长乐郡主走过的路线又寻一遍。
平阳王府戒备一向森严。
今日因有宾客,王妃一早便吩咐底下务必要将各处门房看管好,采买等事进出亦要有手牌,贼人混进来的可能性很小。
结合云犀的话,庄姝认为长乐郡主是故意将婢女们支开的。
尽管她并不知道郡主为何要这般。
可这也仅仅是她的猜想,庄姝不敢断言,同时她心底也有几分害怕,若长乐郡主在王府出事,平阳王府也难辞其咎。
云犀道:“郡主听闻王府后院景色好,离开正厅,径直就往后院来了。”
王府后院有亭台楼榭数间,假山两处,各处衔接处还栽种了不同种类的树木。
从正厅走至长乐郡主失踪之处并无假山,只有两座凉亭并一汪水池。
这几处早有婢子寻过,未发现长乐郡主的踪迹。
庄姝盯着凉亭外的荷花池,因王府设宴,双珑姑姑昨日才命人将飘落到荷花池上的枯枝烂叶打捞起来。
听下人说这池中有几处水很深,庄姝紧了紧衣袖,语气也有些不稳:“雁远,你去喊几个人过来把荷花池捞一遍。”
雁远也被吓得不轻,忙应声向外跑去唤人。
从郡主失踪之处再往里去,有四处幽静小道,一处通往庄姝院子,一处往王妃院中去,另两处则通向后院深处,两径归一,实则是一条道路。
庄姝与王妃院里管事的嬷嬷并未前来,想必也没有什么情况。
庄姝便携长琴往往那条小径走去。
庄姝远远便听见后院传来的搜寻之声。
怕是瑞康长公主得知消息,已往后院赶来。
庄姝正准备带着婢女前去行礼,眼眸一扫,忽然注意到斜坡上那棵老槐树底下似有不妥。
这是一颗百年老槐,树干粗壮而苍劲,树冠参天。
即使处在寒冬,它仍是枝繁叶茂,被王妃视为福瑞之兆。因此,王府上下对它也尤为珍爱。
庄姝记得槐树枝干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青苔,犹如在它赤。裸的枝干盖上一层青衣。
雁远和长琴曾还夸那青苔颜色好看,若是衣料能染成青苔的颜色再做条襦裙穿在身上肯定也好看。
因此庄姝每次走到此处总忍不住留意槐树上的青苔。
可眼前树干上的青苔明显被破坏了,而地上光。裸的土坡上却有掉落的一块块青苔。
庄姝目光不由顺着树干向上探去。
郁郁葱葱的树叶在光线照射下下上下浮动,洒漏的淡淡金色光芒映在庄姝脸上,从面颊到眼眸。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