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60章
作者:游渔犹愚      更新:2025-04-06 11:50      字数:3346
  “公子,对不住——”领着他的管事却像是很熟悉这一块的路途,回过身去又去搀扶柳湘莲。柳湘莲却有些不好意思——他本就是好奇,非要跟过来,这会看来原来是耽搁人家行程。
  “公子,不妨事。您瞧,再绕过这一块,咱们就到了。”
  林言家里的管事也有一副体贴的心肠,柳湘莲暗自思量着,远远就看到一处残破的房屋。
  说是房屋已经不确切——原本应当覆盖屋顶的茅草一丝不剩,充作房梁的架子也只剩下焦黑的残枝——柳湘莲确信,他只是稍稍一碰,那黑炭自己就碎了。那一摊废墟前面坐了个枯瘦老头,花白胡子到胸口,整个人好像一颗干瘪的豆子,在这茂盛的林间中无动于衷,没有生根发芽的念头。
  被竹栏杆包围的小院里还有几个农户在帮忙,他们看见管事,却都走过来跟他问好,也打听主家近况。听说林言在准备乡试,为首的一个,年纪大一些的连连点头,肯定道:“咱们家公子,从小就是会读书的。”
  柳湘莲有点好笑,他晓得林言从小且不在苏州。可看着他们真诚的样子,他明白林言素日所为不需明说,心底更加高兴有这样的朋友。
  那些农户跟管事的熟,因着这份熟稔,也并不避讳柳湘莲这个生人面孔。
  “什么时候烧起来的?”管事问。
  “谁知道呢,正是睡觉的时候,狗叫——大家都醒了,出来看见这里‘哗哗’,半边天都红。”农户想一会,跟管事说:“约莫是四更的时候。”
  “这几个子儿给你们,先在村里收拾个空屋。眼看又要下雨,几场雨淋下来,好人也死了......。”
  “您这是做什么,别的不多,空屋子还是有。”那农户执意不肯收,他瞥瞥那颗干瘪豆子,跟管事道:“这一准儿是少爷的好心,您劳驾回去也劝劝,这事管下去——没个时候!”
  “好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爷正要考试,别叫他在这时候分身,你说是不?”
  林言显然是个很有分量的借口,柳湘莲发觉那些农户原本还有话说,但听到管事这一句,立刻就收了声。可他想起另一事,跟离他最近的农户问:“不是说这火是别人放的么?”
  “哪里会?这地方我们都不常来——他一个疯子,屋里又都是纸啊,木头的——想来自己点灯不留心,一个火星子就着了。”农户说到这里却像是有点嫌恶的样子:“公子心肠好,年节时候也惦记我们。他见了,扒拉了几块荒草,却说他这一块也是公子家的田地——其实哪里是,只是公子......不介意养这么一个疯子。”
  他还要说下去,管事的却摇摇头,示意不必再提,吩咐几个家丁帮忙把干瘪豆子带到村子里去。那几个把干瘪豆子架起来,半托半请往外面带,经过柳湘莲身边的时候,他忽然停住脚步,恶狠狠朝最后说话的农户唾过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第57章
  论决断乡试前后
  “他们是一定会背后嚼舌,我也管不了别人的嘴,只盼着莫要气着我姐姐。”茶壶嘴里淌出淡金色的瀑布,林言之后的声音比瀑布更加冷冽:“到底不好断绝,老太太又在,说一句心里想念,难道还能不去么?”
  窦止哀看着林言把一封信摆进匣子,一封接一封,全是来自京城的问候。他看上去愁眉苦脸的,自从那一日他被师弟‘挑出错处’,对上林言就总有几分心虚在。
  ——也不算诓骗,只是话没说全
  窦止哀在心里安慰自己,不知道该不该感谢林言到了这时候还肯相信他些。
  不过他不信也没有办法,窦止哀总是帮他度过危难。林言若不信窦止哀,难道要信那些这会就急着谋划的?
  豆大的烛光闪烁一刻,林言自己把灯芯挑了,叫火苗燃得更大些。
  “明日便下场考试,你不早早歇着,难道还要苦读一夜?”
  “自然不是,只是师兄看上去有话要说,我这会睡了,你还要再捱一天。”
  “过分聪明的孩子没人爱。”窦止哀说这话半是责怪,半是怜悯。林言却不在意,挡下窦止哀探向酒瓶的手,不叫他夜里多饮:“那就要怪师兄没在我小时候就说这至理名言——现如今,我再藏拙,只怕后果比那方仲永还不如。”
  窦止哀极短促地笑了一声,他晓得林言的意思:到了这时候,林言露怯,只怕等不到‘泯然众人’的时候。
  而看着光影明灭中林言骤然垂下去的眉眼,窦止哀的心里响起另一个声音。
  方仲永都还有个父亲呢。
  外面的夜枭凶狠地叫起来,林言循着声音看去,被自己调亮的灯烛勾勒出完整的侧脸。窦止哀忽然意识到林言的年纪还很小,他还是一个年轻到可以做他的儿子的孩子。只是平日总表现得太过妥帖,叫人挑不出什么大错,于是总叫他忘记这一点。
  窦止哀跟林言一般大的时候沉迷诗书与盛名,而林言却已经无可奈何的被雕琢了——在他自己都没有觉察的时候,做了被所有人期待的样子......
  有什么东西在窦止哀的舌尖上划过——苦涩的,掺杂着愧疚和恼火——他清楚他也是雕琢者之一。那些恍然好像茶叶梗留在舌根,叫人难受。而当他再开口时,说话还是那样吊儿郎当。
  “我是怕说出来气着你,坏了明天考试的心情。”
  “师兄不说,难道我就不知道么?”林言把窦止哀那一刻的怜悯收入眼中,不知怎么,他并不觉得温暖或者委屈,反而是一种与人说不通的无奈。
  现世事实如此,各人有各人的无可奈何。师兄孤身一人落得洒脱,林言不是,也全然没有这个意思。
  他才不要做世外仙人,他只想跟姐姐两个人健健康康、长长久久相伴着。
  坐看天边云起,收万卷红霞,这样的日子就很舒服了。
  想到这儿,林言不自觉摸摸匣子里单独的一格。里面也是整整齐齐的信 ,林言数一数其中数目,自己咧着嘴笑。
  窦止哀好赖比林言多吃几年盐,他一见林言这样笑,方才一点惆怅立刻就噎进喉咙里,把他自己气个倒仰。
  “好了,行啦。你林公子肚量大,是我自己瞻前顾后,还叫你看了笑话。”窦止哀一面叹气一面摇头,只是过了半响,自己却也笑了。
  “罢罢,罢。也是我着了相。”
  桌上的那只蜡烛滚下一刻很大的蜡泪,珠子一样淌下来,归入底下的炽热红海。林言的影子刻印在墙上,好像他挥笔作画的习惯一样,过分的浓烈,可也看得确切。
  窦止哀看到那个影子依旧在抚摸匣子里的家书,好像只有那些纸页才能带来叫他安心的慰藉。
  “原本当出去的东西,现下已经赎回来。”窦止哀的声音很慢,屋檐上挂着一滴水,拉长又拉长,迟迟滴坠不下来。
  “薛家填的缺?”
  “薛家填的缺。”
  林言不说话了,墙上的影子定格。外面的枝叶簌簌想着,许久之后,才听得他一声叹息。
  “他们现下还好,薛家的那个虽说不济事,可到底祖上有些累积。我与那薛老爷也算见过一面——只是可惜。”窦止哀没从师弟那里讨得酒水,只好退而求其次地端起茶盏。原本琥珀色茶液在这样的夜晚映着晦涩的影圈,窦止哀看也不看,将清列的茶水与影子一起喝下去。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我所忧虑,多也是其中人不思正途,却打些偏门左道的主意。”林言暗自叹一口气——那些人私底下埋怨,说他与姐姐且并未到用什么大钱的话也并非全错,若是与他、与姐姐商量,他们未必不愿帮衬修建省亲别院。
  只是不能自挪自用,末了还要怪他戳破。
  有些事是不能开先例的,尤其他俩幼失父母,说句无依无靠并不为过。
  不,有依有靠——姐姐还有他,他也还有姐姐。
  最后一口茶喝尽了,林言的脸依旧模模糊糊映在瓷杯的边缘。这只官窑青瓷水纹盏在昏黄的暖光下散发着过分固执的清列颜色,直把林言的脸也映出过分坚硬的轮廓。
  林言嘴角弯一弯,抬头跟窦止哀道:“师兄,你早些睡吧,我明天就考试去呢。”
  把修园子这样的事比作蚯蚓,那这样的‘邑’建造出来只怕要遮天。窦止哀在心中腹诽一句,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只是挥挥手,催促林言快快歇着去。
  夜晚好像在这一刻才是真的到来,夜行的鸟儿安静立在枝叶间,草丛里的虫子却还无知无觉,‘滋滋哇哇’叫着不肯安歇。
  忽然,鸟儿动了,飞掠过去虫声便不见。唯有草叶还在发颤,和着一缕晚风,从苏州吹到京城。
  那颤啊颤的叶子也从紫铜渡化到披金,日月更迭,听过惊雷,才不甘不愿安静下来。
  直到一对嫩粉的鞋子从旁边经过,才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姑娘,你起了?”凝儿打个呵欠,见雪雁从里面出来,自己便钻进去,往帘子后张望。她见黛玉坐在镜子前面梳妆,脸色泛着蛋壳样的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