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75章
作者:柚子在跳舞      更新:2025-03-29 09:54      字数:3781
  
  蔡花是不愿意被解放的,但解放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蔡花没有办法,只好另寻出路,所以她给自己找了个丈夫,实际上是个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
  起初的时候,蔡花其实也没想做什么,只是觉得从胡同出来后,日子还没有以前好过,所以逐渐动了歪心思,慢慢地蔡花联系上以前胡同里的人。
  这些人有些一心摆脱以前的生活,也有些人和蔡花有着一样的想法。
  她们在明面上虽然没有什么交集,但私底下依旧来往不断,经过多年的发展,变成了如今这模样。
  窝点中,思绪最清楚的那位女同志,是乡下姑娘,因为自小
  长得好,年幼的时候就被家里定了娃娃亲。
  只是后来娃娃亲的对象搬家,从乡下搬到了城里,两人隔着多年不见,本来觉得这桩娃娃亲就算了。
  结果没想到姑娘家里突然出了事情,姑娘亲爹上山的时候摔了一跤,不小磕到了头,一命呜呼,亲哥是个利欲熏心的人,眼看着姑娘快要到出嫁的年龄,放出话来,不管男方品性如何,只要彩礼出的足够高,那就能让自己妹妹嫁过去。
  姑娘的亲妈护不住姑娘,想起多年前的一桩娃娃亲,求着大队长给开了证明,姑娘一个人来了城里寻亲。
  城里太大了,姑娘也没有娃娃亲对象的具体住址,只能慢慢打听,吃饭的时候守着各个工厂或者是国营饭店的后门,从里面找点吃的。
  睡觉的时候就在公园或者桥洞底下。
  眼看着日子就要过不下去的时候,遇到了蔡花的儿子,蔡花儿子长了一张最能骗人的脸,又主动向姑娘散发了善意,姑娘本来就是走投无路,轻易相信了对方。
  最后被蔡花儿子弄到了那个窝点。
  好在警局的人来的及时,她到窝点的时间还不长,被警察救了出来。
  “时东也向蔡花买过这东西,被警局的人叫走询问了。”辛松岚重点关注着时东的动静,还专门告知程织。
  程织点点头,怀着稍显沉重的心情回家,顾一舟正和顾一盛在一起包饺子。
  看到程织进来,顾一舟第一时间察觉到了程织的心情,他动动嘴,最终只是平静地将一杯温热的水放在程织面前。
  “包饺子啊?”一杯水去了一半,程织终于从情绪中走出来,看向桌案上的面粉,“我来擀皮,我擀皮特别快。”
  程织洗手,动作利索地开始干活,“接下来估计有得忙了,下班时间估计会晚一点。”
  “好。”顾一舟没有多问,依旧轻声回答。
  一直到晚间躺在床上,顾一舟才倾身微微抱住程织,“为什么不开心?”
  程织一直保持着沉默,就在顾一舟以为程织不会回答的时候,程织开口了,“就是觉得这些事情实在是太恶心了。”
  这种恶心感在辛松岚告诉她查出来那个窝点之后,就一直藏在程织心中挥之不去。
  程织之所以在辛松岚讲故事的时候,会突然间变得那么激动,也是因为想起了弹幕中自己的下场。
  虽然才半年多的时间,但杨青衡在程织的记忆中其实已经逐渐淡化了,不过在听辛松岚讲故事的时候,杨青衡的那张脸又突然清晰起来。
  但也不仅仅是杨青衡,似乎是不同人的不同碎片,这些人总是道貌岸然的,说话的时候仿佛永远有理有据,永远占据在最高的位置,但却人面兽心。
  不管是杨青衡,还是之前的二大爷,包括之前医院见的边青丈夫李强,乃至大院里的时东,全都是明明白白披着人皮的畜生,只是有些人藏得深,藏得浅。
  在他们这些人眼中,女同志从来跟他们都不是平等的。
  时东一方面攀龙附凤找上柳青,一方面又和秋月纠缠不清。
  二大爷一方面看起来公正讲理,实际上是贪污出轨样样精通。
  这些事情,让程织恶心至极。
  顾一舟轻轻拍着程织,他言语苍白此时不知道自己能说些什么来安慰程织,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程织,他在程织身边,他会陪着程织。
  窗帘拉下来,房间里黑漆漆的,但程织已经习惯了这种黑暗,反而能够看清顾一舟的神情。
  她歪歪头,靠在了顾一舟的肩膀上,微小的种子在程织的心中发芽。
  第二天一早,程织依旧照常起床上班,看不出半点不对劲。
  顾一舟也一如既往,仿佛两人都已经不记得昨晚的事情。
  到了街道办之后,街道办的忙碌如同程织想象的一样,来来回回的脚步声交杂。
  程织和胡秀秀被分成了一组,她们要去福利院看看那些被警察解救出来的妇女同志们。
  这些人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治疗,警局暂时将人安置在了福利院,但并不是长久之计,街道办这次过来,不仅是帮着安抚和统计,也是为这些人寻找新的出路。
  依照警局的问话显示,这批被救出来的女同志,有些人已经被关了十年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要遗忘,更遑论想起自己来自哪里。
  况且依照现在的情况看,基本上也回不去。
  程织最先接触到的,依旧是那个十七岁的女同志。
  对方看到程织几个人过来,显得十分好奇。
  警局的女同志稀少,不可能全都分来福利院照顾她们,因此这两天这些人接触的都是女护士和男性的警察同志。
  “姐姐,怎么才能在街道办工作?”这是对方在确认了程织的身份后,对程织说得第一句话。
  在程织几个人来之前,这位女同志也将同样的问题问了照顾她们的护士。
  护士给出的答案大同小异,她们大部分都是从中专毕业分配到医院上班的。
  而想要上中专,就需要先读完小学和初中。
  她只读了三年小学,而且已经十七岁了,不可能再去上学,因此当护士看起来已经不太可能。
  所以重新将希望寄托于程织这里,她已经不可能回家了,回家等着她的,有可能就是生不如死。
  因此她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在城市扎根,为自己找到一个工作,成为自己扎根的资本。
  “街道办缺人的时候会发招工通知,看到通知并且条件符合的人,都可以去参加考试,择优录取。”
  这是程织给出的答案,但是却将少女仅剩的一点气势全都打破了。
  在程织来之前,少女已经围着问过了,城市里招工大部分都只要城里户口的,少女越问越觉得自己留在城里的希望渺茫。
  一时间也不说话了,只低头玩着自己衣服上的扣子。
  程织没时间过多安慰少女,她要了解这些人的整体情况,才能更好地为这些人安排出路。
  这些人中,已经差不多完全忘记到底是谁的,有三个人,其中有一个还怀着孕。
  有十二个人,说话的时候,条理是清楚的,但是语速很慢,问起以前的事情,总是避而不答或者躲躲闪闪,并不愿意提起过去。
  剩下十几个人,倒是会说起自己的以前和过去,但是也都表达了,自己不想要回去的念头。
  毕竟回去之后的处境,谁也说不清楚,还不如安安静静在这里。
  而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小学学历,或者是不识字的文盲,再加上有些人条理困难,一时间并不能安排什么工作。
  “我们只能尽可能和工厂那边多沟通,希望工厂能给出几个名额,让那些正常年轻的人去工厂工作,剩下的人只能一点点安排。”胡秀秀将最后的名单情况统计之后,对未来情况的预估并不乐观。
  零零总总加起来有三十个人,这些人不可能一直留在福利院里,毕竟他们安排能力有限,其中至少有一半都要在调查清楚之后,回到原籍,或者是去乡下插队。
  程织从福利院回到街道办之后,去找了街道办的主任,提起帮这些人扫盲的想法。
  “虽然是个好想法,但你也要清楚,等扫盲课程结束,我们也不一定能给这些人安排合适的岗位。”
  城里的招工指标年年紧缩,知青下乡的人数一年比一年,扫盲班年年都办,但大部分上课的学员都变成了职工家属。
  “主任,去年开会说要落实城市绿化的事情,还没有推进吗?”程织也知道扫盲班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她询问主任有关扫盲班的问题,也只是因为时不时想起在福利院的时候,少女的那双眼睛。
  “各个街道办都将方案交了上去,但暂时还在开会讨论中。”主任没有同程织说得太明白。
  但大致情况也是清楚的,京市这么多行政区域板块,每个区之间都有不同的想法,而且城市绿化是个大工程,领导也要一再斟酌,到底怎么才能将投资回报比到最大。
  “你和胡秀秀这些日子,就重点联系一下制衣厂,纺织厂,看看他们厂子能不能凑出一点零活出来,优先供给福利院那边,也算是一条暂时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