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3章
作者:黎花糖      更新:2025-03-14 09:17      字数:3328
  从那以后,他们的生活彻底恢复了正常。小十一继续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唐玖拾和段君彦也回归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他们依然像以前一样,默默地支持着小十一,守护着这个温馨的家。
  而那个曾经充满秘密的樟木箱,被小十一小心地收藏了起来。它成为了他们一家人共同的回忆,见证了他们在时空循环中所经历的一切,也激励着小十一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永不放弃。
  第42章 衔尾新生
  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非遗国际峰会的会场之上。这座由现代建筑艺术与传统元素完美融合的会场,此刻正被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所聚焦。
  会场内,人们身着各异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仿佛是一场文化的盛宴。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的气息,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本次峰会的压轴环节。
  舞台上,段时依,唐玖拾和段君彦一家三口站在聚光灯下,他们的身影被照耀得格外醒目。
  小十一身着一袭改良版的古风长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缠花图案,随着她的微微动作,那些缠花仿佛在风中摇曳生姿。她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此刻,她正站在一个可以影响世界非遗传承走向的重要节点上。
  唐玖拾则穿着一件华丽的汉服,面料上的丝线在灯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每一处刺绣都彰显着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他的面容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眉眼间满是温柔与自豪,身旁的段君彦一身笔挺的西装,干练又不失稳重,金丝眼镜后的双眸透着睿智,他的手指轻轻搭在手腕上的金融腕表上,似乎在等待着某个关键时刻的到来。
  小十一深吸一口气,缓缓伸出手,按下了启动键。刹那间,放置在舞台中央的千年古琴发出了悠扬的声音。
  这声音并非寻常的古曲,而是融合了《Call
  of
  Silence》与《广陵散》的独特乐章,是由精妙的算法重新编排而成。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拥有生命,它们跳跃、交织,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回荡,将东方古老的韵味与西方现代的旋律完美融合,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听觉震撼。
  与此同时,段君彦手腕上的金融腕表发出一道光芒,一个巨大的金融模型同步投射到会场上方的星空之中。
  那些闪烁的光点,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曾被吞噬的平行时空。
  这些时空里,非遗文化或许面临过不同程度的危机与挑战,但此刻,它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被重新唤起,成为了这场文化盛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我们送给所有文明的礼物。”唐玖拾的声音清脆悦耳,在会场中缓缓响起。他轻轻展开一幅湘绣长卷,长卷上的星图用金线绣成,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仔细看去,每一颗星星旁都绣着一串密码,这些密码是各个文明保护非遗的关键所在。
  “用爱意重启的衔尾蛇系统,将永远守护文化基因。”唐玖拾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希望,他相信,通过这个系统,非遗文化将在未来的岁月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台下的观众们被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短暂的寂静后,掌声如雷鸣般响起,经久不息。
  这掌声不仅是对他们精彩展示的认可,更是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一种支持与鼓励。
  掌声惊飞了檐下的春燕,它们扑闪着翅膀,飞向远方,仿佛是要将这份喜悦与希望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江临夏举着相机,镜头在会场中不断扫动,捕捉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她的目光落在观众席上,只见周砚白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曾祖父的罗盘。这个罗盘见证了周氏家族几代人对非遗文化的守护,此刻,它在周砚白的手中,仿佛也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而当江临夏的镜头扫到贵宾席时,她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本该空着的贵宾席上,此刻竟坐着1914个时空的剪影。
  这些剪影在晨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是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他们的面容模糊,但却能让人感受到他们对非遗的热爱与执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剪影逐渐化作非遗数据库的初始代码,融入到了现代科技的洪流之中。
  小十一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了小时候,那些与父亲们一起探索非遗文化的日子。
  那时的她,只是单纯地被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古老的故事所吸引,却没想到,多年后,自己能站在这样的舞台上,为非遗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唐玖拾和段君彦看着小十一,眼中满是欣慰。
  他们知道,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从最初为了解决时空紊乱而陷入时空循环,到后来不断探索非遗与科技的融合,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他们从未放弃。因为他们相信,非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值得他们用一生去守护。
  在峰会结束后的交流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专家和学者纷纷围拢过来,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并就衔尾蛇系统和非遗的未来发展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一位来自非洲的非遗传承人激动地说:“你们的创意太棒了!将科技与非遗如此完美地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的文化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希望能借助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
  一位欧洲的学者也点头表示赞同:“这个衔尾蛇系统不仅是对非遗的保护,更是一种创新的传承方式。它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生命力。”
  小十一认真地聆听着大家的发言,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她发现,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区,但大家对非遗的热爱是相同的,都希望能让这些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唐玖拾和段君彦则与其他专家分享着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他们提到,在探索衔尾蛇系统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技术难题就能让他们陷入困境,几天几夜都无法解决。但正是凭借着对非遗的热爱和坚持,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最终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在交流的过程中,小十一突然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衔尾蛇系统可以守护非遗文化基因,那我们能不能利用它来修复那些已经失传的非遗技艺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大胆而又充满创意的想法,但也有人表示担忧,认为失传的技艺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料和传承者,修复起来难度极大。
  段君彦沉思片刻后说:“虽然难度很大,但并非不可能。我们可以通过对现有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尝试还原那些失传的技艺。而且,我们还可以发动全球的非遗爱好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大家听了段君彦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一个关于利用衔尾蛇系统修复失传非遗技艺的项目在峰会上初步达成了共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非遗国际峰会渐渐落下帷幕,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刚刚开始。小十一、唐玖拾和段君彦回到了家乡,他们立刻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他们与全球的非遗爱好者和研究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共同为修复失传非遗技艺的项目努力着。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有些失传的技艺只留下了只言片语的记载,几乎没有任何实物资料可供参考;有些技艺所需要的材料已经极为罕见,难以获取。但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解决办法。
  小十一利用自己在非遗设计方面的经验,尝试从现有的类似技艺中寻找灵感,进行创新和改进。
  唐玖拾则凭借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深入研究古籍,希望能从古人的智慧中找到线索。
  段君彦则运用自己的金融知识和科技手段,为项目筹集资金,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各种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他们成功地还原了几种失传已久的传统刺绣针法和陶瓷烧制工艺,这些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许多非遗爱好者和研究者纷纷前来学习和交流,他们的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小十一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她从一个对非遗充满好奇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非遗传承者和创新者。
  她的设计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众多奖项,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她的作品将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融合,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唐玖拾和段君彦看着小十一的成长,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