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59章
作者:千棵树      更新:2024-11-19 09:44      字数:1990
  公孙策摇头,“那可不一定啊。”
  他今日出来,的确是受赵班头的娘亲赵婆婆的请求,帮忙相看的,女方家书香门第,虽然女方的父亲只是秀才,但听女方家的说话,也是通情达理。赵婆婆很高兴,可是,赵班头不一定高兴吧。
  哎,这事……还是让王丞相大人去处理好了。
  不知道包拯和王丞相聊得如何?
  **********
  王丞相目光森森的盯着包拯,一字一顿,“你让我给黄文相看?给他相亲?”
  包拯平静点头,“据我所知,黄文大人父母双亡,六族无亲,听闻他的父亲在世之时和您算是棋友,相看一事交由您来做,也算是合情合理。”
  “呸!包拯!老夫可不是媒婆!我就知道你今日请我过来吃酒就没好事!”王丞相怒视,“乱七八糟的事别找我!”
  “给故友之子找户女眷,让他不至于孤零零的,就是乱七八糟的事了?”包拯盯着王丞相,“您不是这样的人,莫非其中有什么隐情?”
  王丞相一时语塞,半晌,才皱起眉头,低声问道,“你突然让我给黄文相看?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包拯放下手里的白棋子,淡淡开口,“他似乎看中了我的下属赵亮。”
  王丞相张了张嘴,随即猛地抬手拍了一下额头,喃喃道,“我就知道……”
  “您说吧,黄文为何一直不成家?”包拯问道。
  王丞相长叹一口气,“他们家也算是有名有姓的,本来在泰州,素有名望,若论家族族谱也延绵了百年,他爹和我少年相识,素有才气,只是个性狂放不羁,做事向来随心,他娘是名门闺秀,有才有貌,婚后一年便生下了他,本来夫妻即便不恩爱,也相敬如宾,在泰州日子也平静,我为官后事忙,许久未曾和他再见,却不想再见的时候,便是在他爹的丧事上。”
  说到此处,王丞相顿了顿,叹了口气。
  “因何而死?”包拯眯眼问道。
  “怎么?就不能是生病吗?”王丞相哼了哼。
  “若是正常的死因,您不会有这样遗憾纠结的表情,况且,黄文的脾性,也是有原因的吧。”
  王丞相哼了哼,随后一脸肃然,“没错,的确不是正常的死法。这事是泰州黄家的隐秘,我应许过黄家人,绝不告知外人,但今日,情况特殊,包拯,你听完后,不可再说与其他人。”
  包拯缓缓点头。
  “他爹是被他娘亲一剑割喉的。”王丞相压低声音说道,“随后,他娘亲便自杀了。”
  “为何?情杀?”包拯思索着问道。
  “他爹看中了一个人,并且企图玷污了那个人。”王丞相有些纠结的开口。在见包拯似乎要开口询问的时候,抬手示意包拯不必开口,纠结了半晌,才低声说道,“是他……黄文。”
  包拯愕然。
  王丞相苦笑一声,“在他娘亲决定杀了他爹之前,写了一封书信给我,言明了其中所有,并将当时十二岁的黄文托付给我。”顿了顿,“而天下间知道此事的,便只有我一人,如今,再加一个你。”
  包拯默然,半晌,才低声问道,“黄文……知道吗?”
  王丞相长叹一声,“黄家人默许我带他离开,黄家人不知道具体的事由,但也想着让黄文离开,毕竟夫妻相残,到底是最忌讳的丑事之一。来了开封后,我不再提及任何他父母的事,只当不知,他也不说,沉默寡言,后来金榜得中,黄家人来给他道喜,并要求他回家,他不愿,并言明,他不会升官发达。此后,他做了史官,独来独往,越来越沉默,我后来在他二十生辰的时候,与他畅谈过一次。提及终身大事,他说,他不配。”
  包拯怔然。
  王丞相苦笑道,“他多少是知道的吧。”
  ——才会说出,他,不,配。
  包拯默然。
  “所以,你放心吧。他大概是真的喜欢了你的那个下属赵亮,只想与他亲近而已,但绝不会与他一起,让那个赵亮该相看的相看,别耽误了。”王丞相说罢,便站起身,看了眼外头,天色还算早,“我去黄文那里坐坐。此事到此为止了。”
  包拯起身送客,走到门外走廊,却见赵亮站在那里,神色有些呆滞的。
  包拯皱了一下眉头,莫非被听见了?瞥了眼王丞相,见王丞相脸色正常,并没有发现,便也装作不知的送走了王丞相。
  待门口送走了王丞相,包拯转头看向跟在他身后的赵亮,“事情办好了?”
  赵亮木然点头。
  包拯沉默了一会儿,拍了拍赵亮的肩膀,说道,“不管你听到什么,都把它忘掉,今日公孙先生和你母亲为你相看了,觉得不错就定下来吧,你母亲也已经不年轻了,你早日成家,也算是给你母亲安慰。”包拯说罢,便转身离开,也不看赵亮突然间刷白的脸色。
  ——不管是他与阿策,还是庞太师和八贤王,他们走的这条路并不好走。
  ——庞太师和八贤王蹉跎了半辈子,隐忍了半生,才等来了后半生的携手。
  ——而他与阿策,如今携手同行,背后背负的又岂是那么简单?
  这条路与这世俗格格不入,逆势而行,必定需要披荆斩棘,承受艰涩困苦,若无坚定的意志和甘于舍弃的勇气,那就算了吧。
  ——要知道,半途而废残忍过未曾同行。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