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作者:
千棵树 更新:2024-11-19 09:42 字数:2007
*********
背负双手,站在座位上,公孙策清亮的声音侃侃而谈,看着拿着书本一脸满意不住点头的院长终于笑了,公孙策心头也松了口气,待坐下,不出所料,院长连说了三个“好”字!
公孙策听着院长的三个“好”字,心头却是没有半点喜意,他不过是将曾经读过的背过的东西再次重复了一遍而已,于是,这一次,公孙策的脸上没有露出当年的那种少年得意,反而露出一脸腼腆。
院长更加欢喜了,公孙策左右的同学也稍稍露出了好奇和亲和,唯独公孙策左侧的一名叫展俊的人微微不屑的转头。
公孙策瞥了一眼,心头想起这展俊最后的结局,又看了眼拿着书本娓娓而谈的院长,对院长曾经沾染过的鲜血,还有最后的结局……公孙策心头不由沉闷起来。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改变这些结局?
***********
和包拯在课堂上相遇是在琴室里。
看着那身着白衣披散着头发,沉醉在琴音里的男子,这个叫蒙放的男子,公孙策心头轻叹。
公孙策看着蒙放出神,在公孙策左侧的包拯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刚刚跟公孙策示意了好几下,公孙策都没注意,是真的没注意?还是……因为自己的捉弄所以生气了?
“这便是凤求凰了。”弹罢,蒙放微笑着,蒙放的笑容很温和,带着一股让人想要接近的亲和。“你们中,有些人是第一次接触音律,有些人不是,有些人喜欢抚琴,有些人只喜欢钻研四书五经……应付也好,认真也罢,我不勉强,只是,希望大家能够稍稍付出一些真心对你手上的这把古琴,或者笛子,萧等,今日这节课,你们就试着弹弹你们会的曲子,不会的也没关系,随意的弹弹就好,让我了解大家的基础。”
于是,一个个的轮着弹了起来,公孙策仔细听着,曾经他对音律也只是马虎应付,只是他的确天分极高,即便应付,弹起琴来,他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而后来,跟着包拯破案,走南闯北的,看的事情多,经历的更多,心境也渐渐不同,到了包拯稳定在开封府了,他公事之余,便会抚琴一首,有时,包拯还会专门到他院子里看书,然后听他抚琴……
看着眼前凝神静听的蒙放,公孙策心里轻叹,这人是真的很喜欢音律的,只是,再喜欢的音律也无法抵消心里的恨吗?
听着听着,轮到包拯了,公孙策不由微笑,他知道,这个时候的包大人可是不通音律,在音律上,包大人实在很是拙笨。
公孙策的这个嘴角浅笑,便被包拯的眼角瞥见,心头不由松了口气,会这般笑就是没有生自己的气吧?包拯一边想着一边漫不经心的随意抚了几下,便退下。
蒙放听着,也只是莞尔一笑。
然后,便轮到了公孙策。
公孙策双手放在琴上,轻轻一抚,随即一弹一按,一首《酒狂》便倾泻而出。
包拯一开始只是听着,但后来却是有些惊愕,看着前方不远的抚琴的少年,从包拯这个角度看去,只能看见一个侧脸,可也足够包拯怔愣了,非常认真和专注,那侧影仿佛带着某种他所不能理解的哀伤……还有一种沉醉。在午后的淡黄色阳光的晕染下,那人的侧脸竟有种梦幻的感觉。
仿佛周遭一切都已经不存在般,只剩下手里的琴和心里的沉闷纠结。
蒙放一开始的时候是带着欣喜的,之后便是满意了,但听到了现在,蒙放也不由讶异起来,随即收起脸上的笑容,专注的听着,边听边皱眉。
待公孙策弹罢,双手轻轻的按在琴弦上停止那颤音的时候,蒙放柔声开口了,“你叫公孙策?”
“是!学生公孙策!”公孙策微微垂首拱手。
“你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酒狂。”
“酒狂?呵呵……好名字!”
第7章 名扬天下(1)
待结束了音律的学习,公孙策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蒙放喊住了他。
“你的琴艺很不错,这曲子也很好,只是所谓酒狂,难道不是应该张狂无忌的吗?怎么你的琴声里反而是忧愁颇多呢?”蒙放温和说着。
公孙策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微微垂下眼眸,低声道,“让老师见笑了。”
蒙放微微摇头,拍拍公孙策的肩膀,安慰道,“无碍,只是希望下次再听你弹奏此曲时,听到的是真正的酒狂,而不是酒愁。”
公孙策一笑,抬眼拱手作礼,说道,“是!”
待走出琴室,公孙策便见到不远处拿着书喃喃而背的包拯,嘴角轻轻一笑,上前,“在等我吗?”
包拯转过身,见公孙策,微微点头,“好了?”
“嗯。我们走吧。”公孙策笑道。
**********
待终于来到府衙门口,公孙策跟包拯正欲拱手作别,包拯却是突兀开口,“府尹夫人不会有事的。”
公孙策保持着拱手的姿势怔了怔,心头微暖,笑道,“多谢。”说罢,公孙策便转身走进府衙,而包拯目送公孙策的身影消失在府衙门口,才转身离开。
进了府衙后院,公孙策便快步朝爹娘住的院子走去。进了院子,便见娘亲手里拿着一张纸在与爹说话,神情似乎颇为高兴,而爹的眉眼间也似乎颇为舒朗。公孙策微微一怔,便快步走进来,拱手作揖行礼后,才笑问道,“爹,娘亲,这可是有什么喜事?”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