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章
作者:愚礼      更新:2024-11-16 10:12      字数:2147
  齐致辰长腿一横拦住小外甥去路:“我看你像大风车,好好吃饭去。”
  李明达哼唧着把碗筷往玻璃柜台面上一放:“吃完了。”
  “吃完也不许看。”齐致辰盯着不太稳定的电视屏幕,新闻正对长江流域抗洪防汛情况做播报。
  看的太出神,他并不知道小不点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再回神就看到了门口进来的披着雨衣的李树全。
  “姐夫回来了,去吃饭吧,等会儿我跟你一起卸货。”
  李树全一瘸一瘸的把怀里捧着的大西瓜放在了柜台上:“你姐说要吃西瓜,我挑来挑去觉得都不会甜,年头不好,大涝之年瓜果哪有甜的。”
  齐致辰边往嘴里扒饭边搭话:“姐夫,南面好像洪水挺严重,咱们这面怎么样了。”
  “你还不知道呢?大坝外的水已经快到坝底了。”李树全边说边往里屋走。
  齐致辰停止了咀嚼,他一直知道今年夏天雨水超量,在学校也听说不少邻近江湖河流的小地方都面临洪水压境的情况,这么一听心都停跳了一下。他们呈塘是典型的坐落在松花江嫩江支流交汇处,这要是水还不断上涨的话那不就也悬了么。
  晚饭后一直下着的雨停了,天气捉摸不定的又美了夕阳。齐致辰进进出出屋里屋外跟着李树全从三轮车上往下卸货。
  他姐夫腿脚不好,所以基本每次周末赶上他在家,他都帮着卸货。运动过后身上出了一层薄汗,倚在柜台边喝着冰水和两个同村的长辈聊天的时候,李明达推门大喊着跑进来:“大兵来了!大兵来了!”
  齐致辰开始以为是小屁孩玩什么破追逐游戏,没想到,还真是来了兵。
  确切的说是解放军,从村子东面进来直接进了呈塘小学的宽敞校园。
  这一支穿着迷彩服解放军的到来仿佛一股绿旋风很快卷来大部分呈塘的老百姓都来围观。
  齐致辰跟邸啸挤在人堆里拥挤着,挤来挤去也看不全面,最后他们索性爬上了学校的墙。
  听旁边的长辈说,他们附近区域三个地点,共庭,普关,呈塘,总共调过来一个团将近两千人,来他们呈塘的目前是先行的一个营,约摸着五百人的样子。由于前来路上一直在下雨,是集体从共庭跑步急行过来的,从那阴湿的墨绿色迷彩军装也看得出来。
  齐致辰蹲在墙头上越过村里老少的脑袋看过去,洋洋洒洒一大片的解放军在呈塘小学操场,颇为壮观。夕阳把场景色彩渲染的很美,让他不知为什么就想起了那首:“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的歌,他眯着眼感慨:“我去,真够可以啊。”
  邸啸点头:“够可以。”
  “小齐哥!”
  俩人正说着话时,突然听到后方有人大喊。听到那熟悉声音让齐致辰一激灵。全呈塘这么叫他的倒是不少,但后面拖着肉麻尾音的却只有一个。
  “卧槽,是何璐!”他立马站起身从墙上跳了下去弯腰低头躲在墙边,“别让她看见我!”
  邸啸无奈:“她已经看见你了,要不能喊么。”
  齐致辰没犹豫,他手一甩侧身从人堆里往出挤:“靠,那还不快走!走走走!”
  “别走啊,”邸啸边往出走边跳起来回头张望,“再看会儿热闹多好啊,看大兵。”
  “好个屁,看到她我就没兴致了。”
  他们几大步蹭出人群窜上主路,差点没让路边几个小女孩用皮筋绊倒了。
  邸啸在后面跟着跑:“急什么,慢点。咱们去哪?”
  “回我家何璐肯定跟去,”齐致辰头也没回,“去你家。”
  一直跟在他们身后的女孩紧追不舍,奈何人多她挤不出来,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两个高瘦身影一前一后的越来越远。
  【记得随手戳花】
  第3章 这是我家
  凡是在江河旁有人居住的地方,国家都有修建一定规格的堤坝,称为国堤。呈塘村西边就紧挨着一道国堤。高高国堤外大概两公里有一道民坝,那是村里领导包段,组织民兵修建的。在国堤和民坝之间则是一大片防护林,可减弱沙尘暴和水土流失。如此的天然屏障多少年来让这一片渔米之乡安居乐业,但今年夏天远胜往年的降水量还是让民坝外的江水位置上涨了,将近半个多月来,水位快速升高,眼看着扩张漫到了民坝坝底。严重威胁着呈塘村将近三百户人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地负责堤坝巡查的防汛员在解放军来之前的日子里轮班换岗查看堤坝的鼠洞以防民堤渗透决堤并时刻关注坝下水位的情况,时不时的自发组织修补民坝。
  呈塘的村长是个年过半百的大叔,叫王和,接到村委会通知说解放军来了后赶到呈塘小学。围观百姓看到村长来了,都自动让出一条路来。王和满面红光的直奔队伍最前面。
  此次派来临近边境的是一整个作战团。村委会虽然早早得到上面消息说会有解放军队和技术工程队过来进行防洪准备和抗洪指导,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全团三个营,一营驻正东方位二十五公里外的共庭镇,进行后方战略指导。二营驻东北方位十四公里外的普关村,从侧面做防汛辅助。来到呈塘的是三营,营长姓周。在通讯条件相当差的情况下,这就是王和从镇里知道的全部。
  他以为此时队伍最前面的那个组织全体纪律的中年男人就是所谓的周营长,他情绪有些激动的过去打招呼表示欢迎时却闹了尴尬。